從鮑勃·弗裡德曼的反應就可以看出來,周大老闆的一些前沿性的思維,給他帶來了巨大的理念上的震動。
做出來一個《暮光之城》,這還不夠啊!
這只是偶然事件。
好萊塢是個工業化的流水線。
得有一套標準化的製片理念,才能夠幫助紫微星環球製作、發掘出更多的《暮光之城》類似的系列電影。
周不器早就準備好了,衝著前面的秘書喊道:“莞莞,我的材料呢?幫我拿過來!”
孫莞然那邊正在看劇呢,一路小跑,扔下了一份材料,也就是幾頁a4紙,然後就跑掉了。只這一幕,就讓經驗豐富的弗裡德曼先生髮現了端倪!
這個小秘書,肯定跟周老闆有染!
否則不敢怎麼隨便!
周不器不以為然,專注於大事,“這是過去十年北美票房的排行榜,很有參考價值。十年前,票房第二名是《靈異第六感》,一部驚悚片;還有《冒牌老爸》《落跑新娘》這樣的小成本喜劇電影榜上有名。再看去年,形勢已經完全改變了,《蝙蝠俠2》《鋼鐵俠1》《奪寶奇兵4》……”
鮑勃·弗裡德曼道:“對,改編電影、續集電影已經成為主流。這是網際網路評分網站導致的,慣性作用可以擊穿評分網站。”
“不僅如此。”
“嗯?”
“去年票房前十的電影,都是大製作,都是有著大場面的特效電影!科技在改變好萊塢,這是另一個趨勢!”
周不器拿出了一張紙推了過去。
上面是過去幾年米高梅製作的電影,有劇情片、喜劇片、恐怖片、懸疑片……就是缺少特效片。甚至連大製作《007》,也是寫實類的動作片,不像《碟中諜》和《諜影重重》那樣堆砌了許多震撼的特效鏡頭去捕獲影迷的眼球。
《暮光之城》的投資雖然很低,但不可否認,這是一部講吸血鬼愛情故事的低特效電影。
鮑勃·弗裡德曼深吸了一口氣,“對,科技!”
周不器道:“過去,人們如果想在家看電影,只能是買影碟,買影碟機,然後連上電視機。對很多獨居的年輕人來說,他們沒有這麼多的裝置,去電影院看電影是最省錢最簡單的方式,所以劇情片、恐怖片等諸多題材可以百花齊放。可現在不同了,他們辦公、學習用的電腦就可以代替影碟機和電視機的功能。”
“是啊,方便多了。”
“這還是傳統的租買影碟的方式,影片網站越來越多,流媒體已經出現了。未來甚至連影碟這個步驟都省了,直接上網就可以看電影了。”
“流媒體?”
鮑勃·弗裡德曼的眼神有幾分試探。
周不器沒理會這一茬,淡淡地道:“觀影方式的便捷性,讓電影院不再是看電影的必然選擇。除非電影院能夠帶來跟在電腦前看電影完全不同體驗!特效電影就滿足了這個要求,《蝙蝠俠:黑暗騎士》掀起的巨幕電影潮流,更是把這種效果推向了極致。”
“沒錯。”
“我還敢肯定,今年卡梅隆的《阿凡達》上映後,將會掀起一波新的3d電影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