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金鐘赫是個韓國歐巴,長得挺帥。
這就很有優勢,像紫微星的季子安似的,可以為自己代言。做企業,為了品牌宣傳,請代言人是必不可少的。
可是,大公司在代言人的選擇上都非常謹慎。現在科技圈已經出現了一個潮流,就是老闆即代言人,透過老闆的個人魅力來為公司宣傳。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微軟,當初微軟做電視廣告宣傳,上去像個電視購物員一樣表演廣告的就是創始人、總裁鮑爾默。
然後就一舉大獲成功。
企業家往往都是有思想、有深度、有閱歷、有知識的,個人魅力遠不是明星們可比。
不過,要把韓國業務都押在這個金鐘赫身上,周不器也不太放心。這小子長得挺好看,家庭背景也不錯,有現代集團的關係,可創業這種事風險太大。
總不能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周不器是先知先覺。
他對韓國的網際網路行業不甚瞭解。
卻知道韓國有很有名的兩大網際網路巨頭,一個是做搜尋的naver,一個是做即時通訊的kakao。這倆公司都很有名,naver和百度齊名,kakao堪稱是韓國版的微信。
現在,移動網際網路的浪潮剛剛到來,kakao公司應該還沒出現。韓國的網際網路行業裡,堪稱是naver一家獨大。
但有一點可以很好地利用起來。
naver的創始人團隊分歧,有一夥人離開了。而這夥離開的人再度創業,做出來的公司就是kakao!
可以順著這條線去尋找。
把那夥灰溜溜的被排擠出naver而陷入人生低谷的團隊給找出來,然後重點扶植,給他們培養起來。
這可比陳東找來的這個金鐘赫靠譜多了。
這個思路是對的。
後世中,韓國有三大網際網路巨頭,分別是做搜尋的naver,做即時通訊的kakao,做電商的coupang。
做得最成功的當數kakao,只用了十年就成了新晉財閥,創始人還一度打敗了一眾老牌財閥,成了新的韓國首富。
既然是財閥,就必然跟娛樂業有密切的往來。
創始人曾經是三星的員工,估計是個李氏家族學的,上來就野心勃勃地收購了韓國最大的娛樂公司s/m。估計也是辛苦了一輩子,到了晚年想享受享受。然後就被當局以偷稅和反壟斷的名義給調查了,只能灰溜溜地辭職。
周不器想跟金鐘赫聊幾句,結果這小子日語說得很溜,英語狗屁不是。就沒辦法,簡單的勉勵了幾句,就不搭理他了。
讓他把韓版京淘做好就行了。
韓國市場,還是得按自己的思路來搞!有先知先覺,就一定不能錯過。
接下來,就是中文的交流了。
周不器問:“韓國現在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叫naver吧?”
陳東道:“對,算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批搜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