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道:“回頭跟國內說一下,讓Helo派一個產品小組過來出差,幫忙出出主意。現在的智慧手機平臺有不少,塞班、安卓,蘋果、微軟,還有一些雜牌系統。不能怕麻煩,除非某一款系統市場份額低於1%了,否則就要長期維持更新。Opera能橫掃全世界,卻沒戰勝UC,就是因為UC瀏覽器的多平臺屬性更強。”
“花費太大了。”
“五年之內,移動端不能盈利!錢花完了就去融資,一定要把產品做好。出門在外不容易,要建立品牌,建立信仰。”
陸器點了點頭,“可以。”
關於這款產品,周不器還有很多想法,比如“朋友圈”這個功能到底要怎麼設計?照搬微信模式肯定是不行的,要因地制宜地改進。
不過不著急。
產品功能要一點點地豐富、改進。先把現有功能上線,市場驗證。驗證沒透過,修改;直到驗證透過了,現有功能完善了,再做新的探索。
等Helo美版2.0上線之後再說。
周不器笑著說:“對了,YikYak網站也搭建好了?”
“嗯,在內測階段,看一下。”
陸器邀請他去了自己的辦公桌,開啟電腦,一起看了YikYak的英文版,目前也沒有正式上線。
這就不需要多提意見了。
一個PC網站,還有此前YikYak在日本的巨大成功,慢慢運營發展就行了。
……
石婧琳對斯坦福大學很感興趣。
索性大家就一起去了。
石婧琳、薛寶珊、孫莞然、馮慕兒、楊蜜、蔣冰婕、李心婉……正好七個,周不器參與其中,有一種化身鹿鼎公韋小寶大俠的感覺。
校園裡有些蕭索,卻很乾淨。
其中既有很具年代感的建築和風格設計,也有很現代化的新興建築。建築的名字都大名鼎鼎,蓋茨、艾倫、摩爾、楊、黃、卡拉克、普拉特納、瓦里安……每一個都是赫赫有名的科技界大人物。
“我覺得這樣挺好,這才能體現出一所頂尖學府的底蘊和傳承。”石婧琳在一棟建築前都要觀望一會兒,朝聖一般。
相比之下,其他姑娘就沒有這種感覺了,嘻嘻哈哈地心不在焉。
周不器道:“不一樣,這是私立大學,所有設施都是校友和社會捐贈的。國內的大學都是國家建的。”
“企業家的捐贈呢?”
“想用個人名字命名,可不是學校能決定的,大學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哪能把商人捧在那麼高的位置。逸夫樓能實現,那是高層批准的。現在的大學生,有幾個知道逸夫樓其實指的是邵逸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