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錢!”
梁靜補充了一句。
周不器笑道:“當然,資金是很重要的一環。”
梁靜輕輕搖頭,“我說的不是總經費,我說的是給開發人員的薪水。前幾年,我跟著倪老師在方舟科技工作,其實一開始做得都挺好,順利地開發出了國內第一款嵌入式晶片,大領導們一批一批地去調研。後來就不行了。”
周不器笑道:“你是內部人士,你能給出些不同意見。”
梁靜道:“嗯,方舟的研發團隊其實挺好的,倪老師也認為他們的研發力量很強,所以才加入的。可是,在工資待遇方面出了問題。當時的方舟3號,研發經費撥款1538萬元,可是根據國家要求,給科研人員的工資部分不得超過15%,也就是230萬元。平均下來,每一位開發人員的月工資只有2000多塊錢。”
周不器暗暗搖頭。
做晶片的都是這個國家最稀缺最優秀的一批人,一個月就給這麼點錢……情懷當不了飯吃啊,能不往國外跑麼。
這次跟清華合作,他也的確知道了一些國家在科技研發方面的諸多規定。
比如,在工資、勞務費、單位提成等方面的資金,在事業單位不超過5%,科研轉制企業不超過10%,企業單位不超過15%。
除非這筆錢跟國家無關,是純粹的企業投資。
可晶片這種大投資,只靠企業是不行的。
就比如紫微星跟清華合作的積體電路研究中心,一定是紫微星出錢牽頭,然後政府和清華共同出資,一起搞。
大家一起出錢,就要按照國家的規章制度來辦事了,紫微星說的就不算了。大學是事業單位,適用的條例就是工資比例不能超過5%。
這就必然會導致學校裡的博士、碩士們為教授工作拿到的薪水非常地微薄。
可人性都是利己的。
衣食無憂才能全心全意地投入到熱愛的事業中去,當基本生活都存在問題,還要吃苦耐勞的搞科技工程……這真是拿聖人的標準去要求科學家。
周不器連連搖頭道:“國內科研環境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科研和市場嚴重脫節,就好像資本是洪水猛獸,會腐蝕了科學技術一樣。技術是服務產品的,產品是服務使用者的。沒有使用者,再好的科技成果也沒用。美式槍的技術水平比蘇式槍好多了,可AK47才是最受歡迎的那款。”
梁靜輕輕點頭,“一開始,方舟晶片挺好的,李總也挺真心的,可這點薪資真的不行。讓我去跟領導反映。我去之後,還受到了專家的嘲諷,說是晶片專案資金主要用在流片和EDA工具上面,人員工資只是小頭。”
“無視市場,無視人性,失敗是必然的。”
“是啊,他們從上到下都是這麼思考問題的。無視市場的人才爭奪,市場定價。以維護官方定的規則為中心。就是這樣要求的。你做不到,你就是錯的。做不出晶片,就是醜聞,就是倪老師識人不明,被人騙了。”
“呃……”
周不器微微一愣,他還真沒從這角度思考過。
因為受到柳老總的諸多提攜,他對倪院士一向不怎麼看得上,覺得這是個水貨院士,為各種騙子奔走呼號,騙了太多國家經費。如果真的那麼水,又怎麼可能讓梁靜這種中關村第一才女死心塌地跟隨?
這背後還有著許多遠不是一個科學家就能掌控得了的更深層次的問題。
低端晶片做成比較容易,高階晶片失敗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