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一來,天翻地覆!
iphone不僅一舉打破了外國手機廠商無法在本土生存的慣例,還創造了一系列的銷售記錄。
很顯然,軟銀也沒想到iphone竟然會這麼受歡迎,他們先期拿到的訂單數量不多,導致很多地區在短短几個小時之內,就被搶購光了。
這是日本手機史上從沒有過的事。
可見民眾對iphone的歡迎和喜愛。
軟銀方面在緊急的跟蘋果方面增加訂單,對此,孫正義可以穩坐釣魚船。他在06年就接觸喬布斯了,要把iphone引入日本。當時,初代iphone還沒出現呢。
因為時間早,所以承擔的風險大,蘋果給出的條件就會更優越,給軟銀提供了三年的iphone獨家代理權。
也就是說今年、明年和後年的iphone,在日本市場裡,只能在軟銀這裡購買。
其他兩大運營商乾著急。
只能把目光放在谷歌身上,即aster手機。
這是唯一的選擇。
諾基亞、摩托羅拉什麼的都不行,他們還在玩實體按鍵呢,還在玩電阻屏呢,實在跟不上潮流。
周紹寧嘆了口氣,“觸控屏手機其實幾年前就有了,不過以前是電阻屏。iphone之所以是潮流產品,因為他們用的是電容屏,而且是多點觸控。”
“咱們是電容屏?”
“嗯。”
“單點觸控?”
“對。”
“做不到多點觸控嗎?難度很大?”
“嗯,很難!”
“還是應該想辦法解決,多點觸控才是觸控屏的發展趨勢。”這方面,周不器就很有信心的展現觀點了,“當年,蘋果推出了滑鼠,改變了個人電腦行業。現在他們推出多點觸控,一樣能改變手機行業。多點觸控對手機的意義,就是滑鼠對電腦的意義。”
周紹寧顯然是這方面的專家,就解釋道:“多點觸控技術……其實上世紀80年代就開始研究了,主要是兩個地點,一個是貝爾實驗室,一個是微軟。我當年在貝爾實驗室工作時,我隔壁就是多點觸控的實驗室。後來,貝爾實驗室的技術轉售給了一家公司,這家公司又在05年被蘋果收購了。”
周不器眨了眨眼,“所以說,多點觸控的專利,現在都掌握在微軟和蘋果手裡?”
“嗯,基石的專利都在他們手裡。”周紹寧點了點頭,“不過,多點觸控說起來簡單,是一套很複雜的技術體系,包括工藝流程。比如iphone,類似的工藝元件,要在美國這邊生產出來組成模組,然後運到國內進行二次組裝加工。國內的工藝還是差了點。”
周不器頭都大了。
連組裝工藝方面都很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