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對業務採取了放任的態度,交給了張一明、許亮傑和賀陽,分工比較明確。
主要就是張一明。
&n6以上的高管,基本都很清楚了,也許幾個月後,張一明可能就會晉升為集團總裁。
不過,總裁的位置至關重要。
要多多磨練才行。
每個人都想當總裁,都想大權在手。如果這件事處理不好,就容易出現各種各樣的明爭暗鬥,為了那個位置去爭、去搶,甚至使用一些不規矩的手段。
付紅亮的事件,就是提醒。
這件事在賀陽和孟厚坤的引導下,得到了很完美地解決,並沒有對付紅亮的個人名聲造成什麼影響。
反而是激發了內部的眾志成城,認為付紅亮管理的o太成功了,遭到了競爭對手的陷害!
結果就是,他對o團隊的掌控力更強了、威望更強了,帶團隊的效果更好了。
外部對手肯定是害怕他了,才會構陷他。
這太值得尊敬了!
不過,這只是執行層面的完美解決。
周不器站在更高的位置,覺得要有思想層面、戰略層面的改善。
付紅亮事件不算大。
哪怕他真的洗不清了,要被開除,影響力也比較有限,他也就是個m5,是o的負責人而已。
如果不做好預防,要是哪天有人想當集團總裁,然後把同樣的套路用在張一明身上,那影響力就太大了。
替換總裁,對企業來說就相當於大換血。
必須要扼殺住那些人妄想成為集團總裁的念頭才行。
想當總裁可以,先看自己有沒有那個水平!
天將降大任於何人?
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者也。
怎麼辦?
周不器思考了幾天,有了方案。
就是一條,折磨張一明!
此前價值1億美元的處罰結果,已經引起全公司員工的震驚了,甚至有很多人為他鳴不平,覺得這處罰力度太大了,太嚇人了。
現在看來,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