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紹寧跟周不器打交道時間不短了,知道這小子有點理想主義。
有情懷是好的,可情懷當不了飯吃。
手機這行,越是低端,利潤越薄,越是高階,利潤越豐厚。
“先做低端?”
周紹寧敏銳地察覺了他的字眼。
周不器點了點頭,不做隱瞞,“全世界的製造業都往國內搬,這會大大的刺激上下游產業鏈的整合和供給。總不能一直給國外打工吧?總要有自己的民族品牌。”
周紹寧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專心做網際網路,不好嗎?”
周不器搖了搖頭,“網際網路的上半場,是消費網際網路,下半場就是產業網際網路了。我不知道你看沒看到這個趨勢,手機將會引領下一個時代。”
周紹寧沉吟許久,笑了笑,“有想法。”
周不器長嘆一聲,“可惜啊!”
“怎麼呢?”
“我能理解手機行業的大方向,對具體的執行卻無能為力,沒有鎮得住場面的合夥人啊。”
“你不是已經做了嗎?”
“這是低端機啊,功能少之又少,各個環節都比較簡單。找幾個幫手,也就能做起來了。可如果真要做高階機,那就太複雜了。尤其我不甘心只做組裝機,還想自建實驗室,做自己的技術研發,這就需要一個敢為天下先的人來主持了。”
“這可不容易!”
“是啊,得有經驗、有能力,對通訊行業足夠理解,又精通技術,還要有強大的管理能力。傳統的零售渠道已經成了桎梏,要理解網際網路這個新平臺。要跟諾基亞、摩托羅拉、三星這些國際巨頭競爭,還得有留美經驗,對世界潮流有更準確的認知。”
周不器一番話,說得語重心長。
聽得寧雅嫻都樂了。
就差指名道姓了。
這些條件,簡直就是為周紹寧量身定做,屬性一一對應。
周紹寧不動聲色,默默思量。
周不器道:“前段時間我去華為,感觸頗多啊。站在臺上喊口號容易,可踏踏實實做事的人才是真英雄。推動世界進步的是科技,傳統行業不行。”
“做研發?”
“這是大國崛起的必經之路。”
“太難了,別說我們是發展中國家,就算是美國,也有無數大公司死在了研發這條路上。”
周紹寧在美學習、生活、工作那麼多年,當年還是貝爾實驗室的科學家,對這條路的理解太深刻。
最典型的就是巴菲特主義,一條很重要的投資理念就是不能買每年斥巨資搞研發的公司的股票。因為研發是個無底洞,指不定哪天就暴雷。
這樣的例子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