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階的活?”
“對,只有大學生能幹的活。”
石婧琳試著理解,“你的意思,是獨家給大學生提供資源?”
周不器笑道:“我家琳琳果然聰明。”
石婧琳白他一眼,嘲弄的說:“有話好好說,別在辦公室裡調戲女人。”
周不器知道她在含沙射影,假裝沒聽明白,鄭重的說:“日常用品肯定不行,太低端了,這是拉低大學生們的檔次。要發動大學生地推,也得推一些上檔次的產品。”
“比如咱們自產的電子產品?MP3?手機?”
“有這個想法。”
“全社會的人想選購咱們的產品,都要透過大學生幫忙來買……想法是好的,可會不會太自信了?人家憑什麼非要買咱們的產品?”
“便宜啊,超低價。”
周不器比較有自信。
國家現在鼓勵創業,卻不鼓勵大學生創業。對大學生的態度,是鼓勵他們積極的參加社會實踐,哪怕是去麥當勞當服務員,去工地搬磚都是好的。每一段經歷,都是人生閱歷的提高。
校內網提供的社會實踐,理當是最高階,最受歡迎的。
石婧琳把椅子搬到了周不器旁邊坐下,很認真的說:“那售後怎麼辦?假如咱們賣手機,手機出問題了,大學生們可以直接線上跟咱們聯絡,那些校外使用者怎麼辦?”
周不器道:“所以,要化零為整。大學生們要有組織化的運作,單打獨鬥不行。有自己的社團組織,集體去做一件事,有的管地推、有的管技術、有的管售後。校外使用者的售後問題,由這個社團組織出面解決。”
“這可複雜了。”
“大學裡的能人多得是,校內網提供一個思路,保準有一堆人積極參與。很多人其實都有想法,缺的是機會。”
石婧琳道:“那就相當於校內網團購的線下合作商了,這模式有點複雜。”
周不器沉思許久,點了點頭。
這的確比較麻煩。
如果線下公司化運作了,就會把大學生當成下訂單的工具,然後轉交給校外成熟的團隊運作。大學生們社會實踐的意義也就沒有了。
“那就從簡單的開始,先試試水。”
“嗯?”
周不器笑道:“你的化妝品生意做的很不錯啊。”
石婧琳眉梢一挑,“化妝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