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不器、柳晴、甄妤以及一個6人組成的法務團隊,包括已經遞交辭職報告,尚未正式離開易貝的許亮傑也特意請假過來了一趟。
一群外國人上門,總感覺怪怪的。可許亮傑很早就變更了國籍,以矽谷大佬的身份亮相,就更有震撼性和說服力了。
合作一拍即合!
不過,投資團隊具體的持股份額,有待商榷。
對這種創業公司來說,投資的多少真不是決定持股份額的核心因素。假如一家1000萬美元估值的公司,出資100萬可以拿到10%,可是出資400萬能拿到40%嗎?這幾乎不可能。
除非……
投資人能給公司帶來巨大的戰略性的幫助。
就比如傑克·多西,一個小混混似的程式設計師,技術水平並不如從谷歌過來的比茲·斯通和傑森·古德曼。可“推特”這個概念是他設想出來的,他一分錢不出,就可以拿到20%的股份。而另外兩人,只能拿到3%。
恰好,高談闊論的講戰略,就是周不器最擅長的事。
他說的國語,柳晴當翻譯。
周不器表示:“在部落格中,發聲的權利屬於有能力完整論述問題的精英階層。而推特的模式,要限定在280字元、140字的簡訊格式。過短的內容限制,讓使用者只能表達觀點,卻無法展開具體的論述。這就讓普通人也有了發言權。”
這樣的判斷,在當下這個時代是很先進的。因為發聲不應該只是精英的權力,普通人也要有,這是美帝追求的平等價值觀。
這太美好了。
令所有人都眼前一亮,已然當成了使命。
可後遺症也是明顯的。
部落格是長篇大論的精英主義,每一個觀點的背後都是詳實的論據闡述。狗屁不通的言論和亂七八糟的論據,只會引起鬨笑和嘲弄。
推特模式則完全改變了,只說觀點,不說論據。結果就是最能被大眾理解的淺顯易懂的觀點成了最主流聲音。
因為人多勢眾,所以關注點就高。
進而就導致了去精英化潮流,反智盛行。
網際網路創造的資訊繭房,助推了全球性的極左思潮,連懂王都成了總統,連《黑豹》這種電影都能入選奧斯卡最佳影片的候選,甚至歐美國家寧可接受中東難民,也不歡迎亞裔移民,只因為亞裔普遍都工作太認真了。
簡直就是一場世界性的災難。
不過,周不器不想過多幹涉,他也沒那個能力,他也不認為自己能夠想明白這麼複雜的社會學問題。
他只是一個商人。
說難聽點,是個資本家。說好聽點,是個企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