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婆似乎是若有所思的放下筷子,注視著門外的景色。
陷入陷入了沉思。
在陳晚安的眼中,阿婆一定是經歷了故事的人。
畢竟這麼多年過去的,阿婆看到的人間才是真正百態的人間。
陳晚安所知道的自己就是那種在不同的歲數想著不同的事情,甚至對於同一件事都會在不同的時間產生不同的看法。
那麼阿婆更應該如此。
又是經歷了什麼的人才會在如此高齡的時候選擇一個人,守著一座城?
是在等待還是有著信念麼?
開著客棧的阿婆到底見過多少人,又有著多少人的故事,陳晚安並不知曉。
不過阿婆的眼中真的是寫滿了故事。
“阿婆啊,我怎麼發現您的客棧沒有名字呢?”陳晚安好奇的問著。
這話確實不假,阿婆的客棧就在這沿江的吊腳樓內,但是沒有牌匾,只有門口支出來的白色布幡上寫著住宿兩個字。
要不是這景色和地理位置著實不錯,陳晚安甚至真的不會選擇這家客棧。
在起碼在上輩子,陳晚安所知道的鳳凰古鎮應該是那種千百家客棧各自取著文藝或者情懷的名字。
甚至於單純的一個名字都能吸引無數遊客入住的那種。
可是這裡,留下的只有樸素和韻味。
“名字撒嘛?啥子用……憨憨不知道這睡覺撒?”阿婆提起筷子笑著說著。
“當然不一樣啦,阿婆,有名字才會有印象和記憶嘛,我雖然不知道您守在這古城的意義,但是我認為每一個來到鳳凰住在這裡的人都會對您的客棧留下深刻的印象,這就是情懷嘛,我們總要最起碼的給與大家一個情懷的餘地對不對。”陳晚安認真的給阿婆講解著。
似乎對於陳晚安而言,在這個客棧留下點什麼,才是對自己而言,最重要的。
“好嘛……好嘛……那你想名字嘛……嗦的輕巧……你想嘛……”阿婆低著頭懶得繼續和陳晚安證論。
陳晚安微微笑了笑,然後點了點頭。
……
鳳凰古城內最容易找到的就是那些堆積在角落的老舊木板。
陳晚安吃過飯後,就開始尋找合適的地方。
開客棧第一件事不就是起名字,選牌匾麼……
這事陳晚萬擅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