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級任命許大茂來北影廠的任務那就是出口創匯,現在有個煞筆貶低他們的商業片,說什麼夢想。
你說擱誰頭上能不生氣。
之前說過90年代中國電影屆的雪崩。
中國電影在90年代陷入困境原因非常複雜,主要有四個方面,電視和vcd的衝擊;配套措施沒有跟上;文化系統和廣電系統的矛盾;以及評論界對商業電影的排斥。
在這種思潮的主導下,中國電影界出現了極為奇怪的現象,反故事的藝術片票房慘敗,卻讚譽無數。
而商業電影票房大賣,觀眾如潮,但主創人員卻不以為榮、反以為恥。
這讓一些有能力的導演不願意拍商業片,而沒能力的導演想拍又拍不好。
於是,整個電影市場幾乎找不到合格的商業電影,而觀眾紛紛逃離電影院。
到了90年代後期中國電影產業崩盤,徹底陷入谷底。
如今許大茂明明都已經為商業電影打下個挺好的基礎了,可是自己手下跳出來反對,這怎麼能讓許大茂不為之暴怒。
“給我說話?你張漢到底能不能?”許大茂再次大喝。
“不...不能。”
“不能以後就給我閉嘴,再讓我聽到你嘴裡說出今天類似中午的話,你就給我自己滾出北影廠。”
見這個叫張漢的青年認慫了,沒有如真正的煞筆一樣繼續和他聊夢想,許大茂算是放他一碼。
“你們回自己座位去坐吧!”許大茂的聲音也變得平靜了不少。
兩人回到自己座位坐下後,許大茂這才繼續說:“我心裡這口怒氣也算是發出去了,接下來咱們心平氣和的聊聊。”
“張錚老師,您是前輩。您能不能說說您對藝術片的認知?”
坐在第一排的張錚正欲起身,許大茂向下擺了擺手,示意她不用起身,這就是閒聊。
張錚也沒堅持坐在座位上說道:“藝術電影是最為廣義的對世界、社會、生命之個人的、原創的、批判性的表達,對電影語言的實驗性嘗試。
可以說藝術電影是不迎合大眾的,它與好萊塢的商業片以及我們出品的商業片幾乎是完全對立的。
像歐洲國家的一些電影大多都是藝術電影。”
幾句讓人完全挑不出毛病的話說完,這位張錚導演直接閉上嘴巴。
許大茂輕輕點點頭,又點名幾個導演讓他們同樣說說自己的看法。
他這才在這些導演之後出聲說:“大家都說了說自己對藝術電影的看法,那我也說說我的看法吧。
藝術片在我眼中只有四個字形容...艱澀難懂。
這也是藝術片票房一直慘敗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