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父走後,許大茂一個人思慮了許久。
老丈人的話不無道理,他也確實是聽進去了,但蘇連解體搞得這場轟轟烈烈的私有化實在是機會難得。
這不單單是讓許大茂透過做空盧布,自己大賺特賺的事情。
國內也可以透過蘇連,在工業方面少走不少彎路。
他怎麼可能會輕易的離開。
這邊結束吧,回國以後就蟄伏一段時間。
許大茂心中默默下了個決定。
歷史的車輪滾動向前,那些沒有抓住車輪的人事物,就那樣跌落在塵土,留在原地,慢慢的死去,腐朽。
許大茂不想成為車輪下面的石子,他更想成為車輪上的隨其而轉動的附屬品。
…………
1991年8月20日,愛沙尼亞宣佈脫離蘇連。
8月24日,烏克蘭宣佈脫離。
8月25日,白俄羅斯宣佈脫離。
8月27日,摩爾多瓦宣佈脫離。
8月30日,亞塞拜然宣佈脫離。
8月31日,烏茲別克和吉爾吉斯斯坦同時宣佈脫離。
昔日輝煌的蘇連,如今徹底分崩離析,只剩下幾國還在苟延殘喘。
蘇連實行大範圍的私有化,先從商業、服務業以及小型工業、運輸業和建築業開始,然後轉向國有大中型企業。
大中型企業的私有化採取將其改造成開放型股份公司和拍賣等形式。
西方人沒有浪費機會,蘇連內部的當權者也沒有閒著,他們乘私有化改革之機,損公肥私,化公為私,把蘇連幾代人艱苦奮鬥積累的成果,瞬間化為自己口袋裡的財富。
許大茂自然也不會閒著,只不過他沒有那些西方人來的更明目張膽,但也絕對不畏首畏尾。
烏拉爾機器製造廠售價三百七十三萬美元。
沒說的,買!
有三萬五千名工人的車裡亞賓斯克冶金聯合企業,售價三百七十三萬美元。
繼續買!
科弗羅夫機械製造廠,有五萬四千名工人,只賣了二百二十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