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偌大的工人體育館,如果排程完全失靈,現場指揮就變成了瞎子和聾子啊。”
可惜許大茂這個出自真心的建議,卻被黃一賀用極為篤定的語氣否決。
“這個問題我覺得不可能,許顧問你也看到了,我可是準備分成四個會場的,你說的這種問題肯定不會出現。”
看來前兩屆春晚的成功,真的讓這位黃一賀導演變得硬氣了不少。
至此許大茂覺得他也沒什麼好說的了。
他已經提出最關鍵也是最致命的問題,但是黃一賀卻絲毫沒往心裡去。
你還能讓許大茂怎麼做?
而且在許大茂眼中,這一屆的春晚可不單單是技術裝置不配套那麼簡單。
首先,戲劇太多。
像京劇、越劇、粵劇、豫劇等劇種幾乎佔據了全場晚會節目的四分之一。
雖然演員中有紅線女這樣的泰斗;有何賽飛、小香玉這樣的後起之秀;還有王馥荔這樣正當紅的明星。
但戲劇比重過大自然會引起年輕觀眾的不滿。
南北節目不平衡。
1985年春晚節目中明顯南方尤其是廣東元素特別多,粵語歌曲、粵劇和粵語系明星佔比相當高。
相對於全國都能聽懂的普通話來說,粵語系節目受眾數量會受到相當大的影響。
曲藝類節目缺乏。
之前83和84的春晚中曲藝類節目一直是大頭,但在今年春晚上相聲只有兩段,小品更是隻有一個。
相對於之前和現在動輒七八個甚至十來個相聲小品的春晚來,明顯85春晚在這方面有所欠缺。
其次,遊戲環節過多。
不得不說,黃阿原為主在晚會中間組織的各種遊戲節目太多了。
不僅太多,而且太碎,效果很不好,拉長了時間不說還很容易攪亂晚會節奏。
最後,也是最讓許大茂懵逼的一點。
明明今年是孺子牛年,你特麼開場節目給我整個《百猴迎春》是個什麼鬼?
難道今年是猴年嗎?
如果這能忍受,那些節目上的失誤就大多都可以接受。
然而一個美國歸來的留學生,卻徹底將今年的春晚推向了群眾的對立面。
春晚節目組邀請了當時留學美國的陳沖,陳沖應邀上臺給全國觀眾說了一段祝福語,誰知這段話,卻將她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上。
陳充不是別人,真是當初和劉曉慶一同拍攝小花的人。
而她也憑藉《小花》這部電影,奪得了百花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