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中旬,自覺已經做好了一切準備的羅氏針織終於在港交所上市了。
公司上市這種事情總歸是有利有弊,首先,開闢了新的融資通道,在上市的時候,企業就可以籌集到一筆可觀的資金。
其次,在公司上市之後,公司還可以進行再融資來籌集資金。可以說,上市對一家企業來說,是最有吸引力的長期融資渠道。
第二點,有利於完善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理清企業發展方向。
一家企業想要上市,就必須達到上市的嚴格要求。
為了達到這些要求,企業需要明確發展方向、完善企業治理、實現規範發展。
使得企業從一家“家族企業”演變為現代企業。
第三點,風險共擔。企業主不需要對企業承擔所有經營風險。在上市之後,企業的經營風險由所有股東承擔,這就降低了企業主承擔的經營風險。
這些都是企業上市的好處,這個世界上的事情就是這樣,有利也有弊。
上市的壞處同樣也有不少,企業的財務狀況需要對外公開。這意味著企業需要在透明化的環境中運營,並不是每一家企業都能適應透明化的運營環境。
企業主的控股權減弱。在企業上市之後,所有的重大經營管理決定,都需要得到股東的同意。執行董事會在做戰略決策的時候,需要先獲得企業大股東的許可。這意味著企業主對企業的控制力降低了。
有可能被惡意收購。由於企業在上市之後,企業的股票可以自由買賣。這就代表著企業有可能被其他企業或個人惡意收購。
現在許大茂看重的就是有可能被惡意收購的弊端。
在得知羅氏針織上市的第一時間,羅氏自然是歡欣鼓舞,因為他們可以說有了一個長期的融資渠道,這對羅氏針織接下來的發展絕對意義重大。
而得到訊息的許大茂立刻把鄒志雄還有葉舟叫到一起。
去年羅氏糾結香江紡織業的人來對鄒志雄施壓,讓他提高成衣價格的事情可還歷歷在目,而且最讓人氣憤的事情就是一轉頭的工夫,這群香江紡織業中一些精明的傢伙,學著鄒志雄一樣在特區辦起了廠。
如果這些事情,許大茂還算能容忍的話,那麼這些傢伙夥同趙民對付萬國商貿的事情,真是觸碰到了許大茂的底線。
去年之所以會答應羅頂邦等人提價的要求,是因為許大茂不想過分和香江的整個紡織業為敵打價格戰。
太多的資金投入進去對許大茂來說有些得不償失,畢竟在他的眼中一切事情都要以股災為先。
這個才是賺錢的大頭。
之前羅氏沒上市,不好操作他,而現在麼時機終於成熟了。
“羅氏針織上市的事情,你們都已經知道了吧。”
許大茂大喇喇的坐在鄒志雄辦公室的沙發上。
鄒志雄和葉舟聽見許大茂的詢問連連點頭,鄒志雄對羅氏這些人可是恨得要死,而且他們也都是競爭對手,自然會時刻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