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利驅之。
這是許大茂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在京城這地界他往後還是要混下去的,所以那些不光彩的手段直接被許大茂忽略。
先不說目前國內的工資,這40萬放在後幾十年也不是一個小數字。
3000萬如果讓這10個業主平分的話,每個人也就能分到300萬左右,而現在只要你能說動一個人,最少也有20萬的酬勞拿。
這讓這五個業主猶如打了雞血一般,心裡盤算著應該先從誰先下手。
那三個搖擺不定的,立刻成為了這五人的首選。
一番騷操作下來,五個人莫名其妙的成了競爭關係。
當然為了不讓這種競爭關係壞了自己的大事,許大茂不得不事先宣告,出了力的有錢拿,沒出力的沒錢拿。
就是按勞分配。
在飯館坐了一上午,最後這五人被許大茂放出去去幫他策反。
接下來只要等最後的訊息就好了。
如果有八個人同意出售即便剩下的兩個人不同意,許大茂大機率也會買下來。
虧肯定是應該不會虧的,無非以後對那兩個不同意出賣的人,動用點正規商業競爭手段罷了。
許大茂絕對有辦法,讓他們那些不同意賣給他的人,最後不得不把店鋪賣給自己。
五位從許大茂的飯館離開的業主,沒有直接上門找人遊說。
反而揹著許大茂找了個安靜的地方,五個人開始達成一定的共識。
那就是關於酬勞的所有錢,他們五個人平分。
早說過的,這些人也都是人精。
他們也怕互相之間有人給使絆子,把遊說有酬勞的事實說出去。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五個人合作。
這樣的話,如果全部遊說成功,他們五個每個人都能得到20萬的酬勞。
基調定下之後,五人又依照平常的關係開始分工,決定各種遊說的物件。
而那兩個難啃的骨頭,則被他們放在了最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