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民間非議,顏均從始至終都沒有放在眼裡。老百姓都是盲從的,顏均相信總有一天,他會成為正義。
顏均現在只關心朝堂的反應。
朝廷吵吵鬧鬧,這麼長的時間還沒有一個結果,效率實在是太過底下,讓顏均很不耐煩。不過這樣也好,證明了朝廷的無能。顏均打算用這個做為切入口,帶起一波攻擊朝廷的節奏。
朝臣們卻有些緊張,想不明白老百姓的想法怎麼三天兩頭的變來變去。
之前還在大罵顏均,說顏均是屠夫,是儈子手。怎麼如今又開始罵朝堂,罵皇帝。說朝堂無能,劉黑達這廝早有前科,朝廷卻從來不管。等到劉黑達殺了道義縣六萬百姓,還得靠顏均這個屠夫儈子手來解決劉黑達。
皇帝也很無能,管不了顏均,連劉黑達這個流氓無賴也管不了。皇帝不是個東西,朝堂上的大佬同樣不是東西。
整天彈劾這個彈劾那個,反賊殺了過來,怎麼不見朝臣去殺反賊,也沒見朝臣彈劾反賊。朝堂不殺反賊就算了,反而還要招安反賊。這讓被反賊害得家破人亡的老百姓情何以堪?
敢情在朝堂眼裡,殺人無數的反賊,比萬千老百姓還要寶貝。反賊可以洗白上岸,搖身一變成為朝廷命官。
老百姓卻命賤不值錢,被反賊殺了也就殺了。反正最後朝廷也不會幫這些無辜落難的百姓報仇。
民間非議,老百姓的怨氣越來越大。顏均就算是個屠夫儈子手,好歹他也會道義縣六萬亡靈報了仇。朝廷可曾為那些家破人亡,流離失所的老百姓報仇?
情願要一個屠夫,也不要無能的大官人。
顏均帶起的這波節奏很好很強大,將朝廷還有永泰帝打了一個措手不及。
明明之前顏均都成了過街老鼠,人人喊打。怎麼一轉眼,顏均就快要洗白了。什麼時候連屠夫儈子手也能得到人心?果然是王朝末世,人心不古。
朝臣們氣憤不已,這群無知的老百姓,只會盲從。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怎麼就從來不知道用腦子去想一想。真讓顏均得了人心,大周天下轉眼間就要改名換姓。
朝臣們對顏均越發忌憚,這個顏均套路太多,讓人防不勝防。
朝臣們要求永泰帝下旨嚴懲顏均。單是顏均坑殺兩萬官兵,就足以讓顏均死上十回。
其實要是換做其他人來做這事,早就死了一百回,墳頭上的草都有腿那麼高。也就是顏均,身為晉國公,又是西北大將軍,還是顏宓宋安然的兒子,犯下這麼大的事情,才能安然無恙。
永泰帝心中早就恨死了顏均。他何嘗不想將顏均扒皮抽筋,奈何顏均勢不可擋,他也是無能為力。
這一刻,永泰帝十分的後悔。當年他不該派顏均去西北,不該支援顏均掌握西北軍。原來的西北軍老大雖然混賬,不服管教,但是絕對沒顏均的膽子,幹不出坑殺兩萬官兵的事情。
因為後悔,永泰帝將遷怒到劉小七頭上。
若非劉小七精明,化解了永泰帝的怒火,只怕劉小七的性命都要交代在永泰帝的手上。
劉小七保住了性命,卻被冷落了。劉小七也不慌,永泰帝遲早會想起他。永泰帝所面臨的難題,別人都解決不了,唯有他劉小七才能幫永泰帝化解難題。
永泰帝很想直接下旨賜死顏均,但是當永泰帝剛剛露出這個意思,朝堂上罕見的安靜下來。就連一直爭吵的兩派人馬都暫停了爭吵。
永泰帝不滿地看著朝臣,“諸位臣工為何沉默?諸位臣工要朕嚴懲晉國公。現在朕欲處死晉國公,為何沒人贊同?”
朝臣們紛紛低頭,心想永泰帝是真不知道還是假不知道。這道旨意一下,就不怕顏均趁機造反?逼反了顏均,對朝堂沒有半分錢好處。
顏均要嚴懲,但是不能處死顏均。對顏均的處置,要把握一個度。既要給天下人交代,又要起到警示作用,讓顏均心中有所忌憚。總之,就是不能處死顏均。
見別人都不吭聲,永泰帝直接點名宋子期,問宋子期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