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宓抱抱宋安然:“你能這麼想,我就放心了。”
宋安然當即提筆,給劉小七寫了回信。
劉素素的事情,宋安然不是親身參與者,知道得很有限。顏宓只是因為追查名單,才會注意到劉素素這號人物。事情已經過去二十年,很多記憶已經模糊,那些離去的人都已經化作一捧黃土。
宋安然將自己瞭解到的情況,全都告訴了劉小七。然後將信件交給白一,讓白一即刻送出去。
此事過後,宋安然繼續在江南逍遙快活。難得出京,可不能辜負了大好時光。
……
元康十六年結束,永泰元年的鐘聲敲響。一切預示著新的開始。
劉小七順著宋安然給的線索,勢要追查姐姐死亡的真相。可是追查到了最後終於發現,一切都是徒勞。因為那些人早已經化作一具枯骨,連後人都沒有留下。無論是不是那些人害死了劉素素,現在追究這些事情都已經失去了意義。
劉小七感到茫然,沮喪。他沉默了兩天,最終重新燃起鬥志,帶著飽滿的熱情在永泰帝身邊伺候。
永泰元年的第一次大朝會,永泰帝想要有所作為,想要對某些朝政發表意見,作出改變。
可是在大朝會上,永泰帝遭遇到了這輩子最沉重的打擊和失敗。
文官寸步不讓,每一個文臣都像是一個鬥士,將他批得體無完膚。勳貴武將有的作壁上觀,有的站出來支援文臣,更多的是站在了永泰帝這邊。
可是勳貴武將缺乏有力量的人物,他們的支援,在文臣的全力碾壓下,顯得那樣的微不足道。
永泰帝很憤怒。他終於體會到,當初元康帝坐在龍椅上被朝臣噴口水的感受。
永泰帝用恨鐵不成鋼的目光看著站在左邊的勳貴武將,為什麼你們的戰鬥力這麼弱?為什麼沒有一個人是文官的對手?難道你們甘願讓出自己的權利,讓文官蠶食你們的地盤嗎?
勳貴武將們很無奈,他們也不想讓出自己的權利,更不想被文官蠶食地盤。可是造成今天這一切的,不是勳貴武將,而是元康帝。
元康帝堅持十多年打壓勳貴武將,先後剪除鎮國公,吳國公,還有晉國公。失去三大國公,勳貴的力量就等於是被剪除了一半。
至於定國公,靠他一人,不足以支撐整個勳貴系統。
不得不說,元康帝堅持數十年打壓勳貴武將,到今天終於成功了。看看朝堂上的局勢吧,文臣已經佔據三分之二的話語權,他們可以輕鬆碾壓勳貴武將。
如果顏宓還在朝堂上,或許還能同文臣一戰。可惜,顏宓被髮配到海外,這輩子只怕沒有機會再見到。
不少勳貴武將都衝著站在最前面的定國公,露出怨毒之色。你的妥協,造成了勳貴的沒落。今日,你可滿意?
終有一天,同樣的厄運也會落到定國公府。正所謂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定國公一臉淡定地承受著所有人怨毒的目光。
他後悔嗎?
面對這個問題,定國公也會感到茫然。
尤其是看到坐在龍椅上氣急敗壞的永泰帝,不知為什麼,定國公竟然想要發笑。
或許,早在他做出決定的那天,就已經預料到今日的情況。可是他依舊義無反顧的選擇站在了元康帝那一邊,聯合元康帝一起打壓勳貴,打壓顏宓。
他成功了,顏宓被逼遠走海外,無旨不得回來。可是朝堂上的局勢,也發生了明顯的變化。以前大家還忌憚著手握兵權的顏宓,生怕將顏宓逼急了,顏宓會起兵造反。
如今顏宓出海,文臣們已經無所畏懼。所以他們可以肆無忌憚地否定永泰帝,不給永泰帝一點面子。甚至可以肆無忌憚的蠶食勳貴武將的地盤和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