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安傑婚宴結束後,天氣就一日日熱了起來。
顏宓如願當上了戶部左侍郎,開始大展拳腳,清查糧倉虧空。
元康帝雖然厭惡顏宓,可是這個時候他不得不大用顏宓。就如戶部尚書所說,也只有顏宓有這個膽識和資格去徹查糧倉虧空。
至於徹查地方賦稅,則需要吏部配合。這件事情牽一髮動全身,元康帝暫時還沒下定決心去做。
顏宓因為工作需要,時常離京。有時候離開三兩天就能回來,有時候需要七八天,甚至半個月的時間才能回來。
宋安然從一開始的不習慣,到後來也漸漸習慣了顏宓時常不在家裡。
顏宓不在,陽哥兒同垚哥兒倒是輕鬆了不少。每天可以多玩半個時辰。
宋安然對兩個孩子的管教,採取的是寬嚴相濟的方式。讀書習武,這是必修的功課。同時玩耍時間也是必不可少的。
小孩子就得有小孩子的樣子。
或許陽哥兒天生早慧,他雖說調皮,卻也極為懂事,察言觀色無師自通。心眼活得就跟長了七竅玲瓏心一樣。陽哥兒更有學霸的潛質,學什麼都能舉一反三,閒時還會主動找來許多書籍看。
很多冷門的知識,偶爾宋安然想不起來的時候,陽哥兒還能替她解答。
看著早慧又調皮的兒子,宋安然又喜又憂。喜的是孩子聰明伶俐,大人似乎都不用操心,孩子自己就長成了一個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孩子。
憂的是陽哥兒早慧得有點嚇人。古人說智多近妖,通常這樣的人都命不好。
宋安然摸摸兒子的小腦袋,她可不想自己的兒子命不好。無論如何,只要她活著一天,她總要護著孩子平安一天。
陽哥兒抬起頭來,眨眨眼睛,關心地問道:“母親是在擔心父親嗎?”
宋安然含笑,卻沒說話。
陽哥兒懂事地說道:“母親放心吧,父親那麼厲害,肯定會平安歸來的。說不定就是這一兩天內,父親就能回來。”
宋安然笑著說道:“我不擔心你父親。陽哥兒,讀書辛苦嗎?”
陽哥兒搖頭,說道:“不辛苦。我覺著讀書挺有意思的,能學到好多有用的東西。”
宋安然很欣慰。
陽哥兒接著又說道:“母親,弟弟似乎不喜讀書。”
提起垚哥兒,宋安然也是苦笑不得。
這個孩子在肚子裡的時候就格外安靜。如今一天天長大了,性子也變的越來越懶散,除了吃的,他似乎對什麼東西都提不起學習的興趣。
不過垚哥兒偶爾也會湊到陽哥兒身邊,跟著陽哥兒一起讀書。
陽哥兒挺喜歡教垚哥兒讀書。甚至可以說,垚哥兒的啟蒙,都是陽哥兒幫著完成的。
宋安然笑了笑,對陽哥兒問道:“弟弟不喜讀書,也不喜歡習武,陽哥兒,你說我們該怎麼辦?”
陽哥兒側頭想了想,然後理所當然的說道:“既然弟弟不喜讀書,也不喜習武,那我們就不要勉強他。母親,兒子是長子,將來會繼承家族爵位,擔起家族重擔。母親放心,兒子將來一定會照顧好弟弟,讓他平安喜樂一生,永遠都不用為外面的事情發愁。”
陽哥兒說出這樣一番話,宋安然有些小小的吃驚。不過想到陽哥兒早慧,宋安然轉眼也就平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