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辰邁步來到輿圖跟前,想到剛才荀彧等人出大帳之時,大家臉上看起來似乎都很平和,沒有心事重重的樣子。
如此看來,他們應當已經商議出對策了。
現在姑丈問自己,純粹是為了考驗。
丁辰想了想,眨著眼睛道:“攻不下來,就不攻唄。”
“不攻?”
曹操顯然沒有想到丁辰會給出這樣的答案,扭過頭來看著丁辰,饒有興趣的問道:“你到說說看,如何不攻法?”
丁辰道:“孫子曰,‘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既然平輿城如此堅固,就算打得下來,也必然損失慘重,難以繼續揮師南下攻打壽春了。
此戰損兵折將,靡費良多,最後壽春卻讓他人攻克,玉璽再落入他人之手,這一番作為,豈不是為他人做嫁衣裳?
所以侄兒覺得,不應該繼續攻城。”
“為他人做嫁衣裳,這個比喻絕妙,”曹操抿嘴微笑。
他可是頗有詩才,聽內侄口中說出這等應景的妙語,不由得心中十分舒暢。
要知道這句詩可是唐人秦韜玉的經典之作。
“繼續說下去……”曹操興趣大增,索性坐了下來,倒想看看內侄的想法跟這些天來,大家商議的有沒有出入。
丁辰繼續道:“袁術僭越,天下人神共憤,但凡號稱效忠漢室朝廷者,均應出兵伐之,實非姑丈一人之責。
如今孫策、呂布均已領朝廷官職,卻為何按兵不動?
我軍一路南下,連克強敵,此時壽春防備必然空虛。
姑丈應奏請天子,明發聖旨,讓那二人立即出兵,合圍壽春。
如此袁術必會抽調平輿軍馬,死守老巢,則眼前平輿城便不攻自破了。”
“這釜底抽薪之策,是你自己想出來的?”
曹操驚奇的看著丁辰,沒想到內侄的看法與大家商議的對策驚人的相似。
目前來看,在平輿城下跟城內守軍血拼顯然太不明智了。
正如丁辰所說,難啃的骨頭都讓曹軍啃完了,剩下桃子讓呂布和孫策去摘,曹操手下謀臣眾多,這樣的傻事當然不能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