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的好像也有道理,”另一人道:“如今的主人,不是我們選出來的,自然他說什麼便是什麼。”
“那就照辦吧。”
於是幾人分頭下去通知部眾。
烏桓有十萬人口,大多聚集在柳城周邊,由這幾位長老管轄。
而那四十萬漢人跟烏桓人卻是不同的管理模式。
此時田疇也沒有回去,於是丁辰便命田疇效仿漢地,以柳城為中心,在外圍劃分了拱衛柳城的衛星聚居點。
反正這柳城周邊荒無人煙,有大片的土地空閒。
田疇把這四十萬人口按照縣、亭、村逐級劃分,以便層層管理。
其中每五萬人分成一個縣,共分了八個縣。
如此一來,這柳城相當於漢地一個大郡的規模了。
而烏桓人所施行的,依然是部落制。
幾個長老深入到部族中間,讓部族的百姓們做那種圖畫上的暖爐。
雖然幾人說的口乾舌燥,但是部族的百姓們卻不怎麼理解,不免怨聲載道。
其中有聰明人私底下偷偷商議道:“既然長老強令要做,那咱們不做也不行,可是真要按他們說的做,今年冬天不定要凍死多少人,所以不妨變通一下,糊弄過去就行了。”
“哎,這都叫什麼事兒,本來大祭司說今年冬天要比往年寒冷,凍死的人必然要比往年還要多,可是上面還這般胡亂安排,讓咱們都沒有活路了。”
“知足吧,要不是咱們當今這位主人相救,咱們早已經身首異處了,哪還有命在這裡商量這些事?”
“可是這沒用的暖爐,就是新主人讓做的呢。”
烏桓族人抱怨的同時,那分出去的各縣漢家百姓也一樣。
那些百姓們驟然被抓來此地,本來覺得成為奴隸,生死渺茫,可是沒想到漢家軍隊卻突然佔領了這裡,他們自然也就擺脫了做奴隸的命運。
只是漢家軍隊也沒有放他們回去,要讓他們在此地定居。
他們除了極少數稍有牴觸之外大部分人都能接受。
畢竟在這個亂世百姓們遷徙慣了,九成以上都成了赤貧,在哪裡都在活著與餓死的邊緣。
既然來到這裡,漢家軍隊又是這裡的主宰,他們也沒有什麼不適應的,而且他們也十分感激漢家軍隊救了他們。
對於生活在幽州的百姓,取暖也遠比其他各州百姓有經驗,他們也沒見過如此盤爐灶的。
做成這種爐灶,辛辛苦苦砍的木柴只用來燒泥胚了,根本傳不到屋裡去,不是要把人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