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沮授?”曹操微微笑了一下。
他當然聽說過這位袁紹手下這位大謀士。
而且聽說此人當初為袁紹提出過,跟荀彧郭嘉一樣的對待漢室策略,那就是“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士馬以討不庭”。
只可惜袁紹沒有聽從,要不然天子根本輪不到曹操去迎奉。
要知道,當初天子東歸之時,首選去處就是袁紹的河北,並且派出使者前去聯絡,可惜袁紹卻拒絕了。
最後天子無奈,才去了相對弱小的曹氏那裡。
從這件事也可以看出,沮授擁有跟荀彧郭嘉同樣的遠見卓識,唯一可惜的是跟錯了人,袁紹對他處處提防,他所出良言半句也不想聽。
“請進來一見,”曹操和氣的說著。
不多時,就見五花大綁的沮授被帶了上來。
方才袁軍驟然潰敗,沮授來不及逃脫便被俘了,此時不免蓬頭垢面,狼狽不堪。
背後押送的軍兵嫌他走的慢了些,伸手推了一把,曹操立即勃然大怒,指著那軍兵喝道:“公與先生國士也,豈容你這豎子侮辱?
拖下去,杖責四十。”
那軍兵嚇得腿都軟了,四十軍棍能打死人的。
萬沒想到推了一個俘虜一把,竟然討來這麼重的懲罰。
有侍衛把那軍兵拖了出去,站在在帳外就開始杖責,把那軍兵打的嗷嗷亂叫。
曹操則微微笑著上前,親自為沮授鬆開綁繩,對帳內眾人道:“公與先生乃河北名士,身負安邦定國之才,若袁紹早聽先生一言,也許老夫早已無容身之地了。”
曹操是個愛才惜才之人,對於沮授這樣有才華之士,自然想極力拉攏。
其實他對沮授的讚揚其實也並非虛言。
無論沮授為袁紹所獻的迎奉天子計劃,還是三年疲曹之策,又或者禁用顏良文丑的緩進策略、以及烏巢大火之後的護糧策略,但凡袁紹聽了一樣,都不會敗的如此之慘。
只可惜袁紹似乎有個特異功能,沮授對他提出所有有利的謀略,他一概不聽,所選的都是郭圖所獻對曹氏有利的策略。
所以曹氏官渡之戰取勝,郭圖功不可沒。
到如今,連丁辰都有些懷疑,那郭圖是曹操安排在袁紹身邊的臥底了,要不然也不會如此盡職盡責的坑害袁紹。
沮授何等睿智,看到曹操的舉動便猜到其招攬之意,沮授淡然道:“曹公過譽了,我家主公戰敗,實乃天數使然,在下才疏學淺,未曾幫助主公取勝,實在無顏見人,還請曹公行個方便,賜沮某一死。”
“螻蟻尚且貪生,公與先生何必求死?”
曹操嘆息道:“如今諸侯割據,大戰頻發,黎民百姓身處水深火熱之中,老夫素有平定天下心,興漢安劉之志。
奈何智術短淺,未曾如願,若先生肯為朝廷出力,時常教誨與我,則天下不足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