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順滿頭霧水的接過信,展開掃了一眼,只見那正是他的主公呂布字跡無疑。
仔細看了幾句,高順握信的手微微顫抖起來,眼睛也不由自主的籠罩了一層霧氣。
原來那信中一一列舉了高順此前向呂布的勸諫良言,呂布因為沒有采納那些良言,現在深感後悔與愧疚。
其實在真實的歷史上,呂布與高順都死在白門樓,誰都沒有反思的機會。
可是這一世也因為丁辰的到來,這二人雖失去了自由,但都留住了性命,也就有了反思的可能。
呂布也知道了到底誰對他最忠心,細細想來,當初高順給他進過許多忠言,但是都因為他對高順的提防,沒有采納。
如若當初信任高順,或許情況還到不了這種悽慘的程度。
所以呂布字裡行間透漏出的都是對高順的虧欠之情。
高順看著這信,再也控制不住情緒,堂堂八尺男兒哭的涕淚橫流,攥著拳頭使勁的錘著桌子,哽咽著喃喃道:“主公……主公……”
這封信是呂布所寫,並由魏氏親手交給他的,自然不存在任何虛假。
那就是說明,主公真的意識到當初的錯處了。
高順情緒激動異常,還有比主公幡然悔悟更令人興奮的事麼?雖然現在的確已經晚了。
他顫抖著手繼續往下讀。
按照信中所說,呂布當初帶領數千幷州健兒離開家鄉,征伐天下,如今雖然失敗了,但是他可不想像當年的楚霸王一樣,帶領江東八千子弟渡江而西,無一人生還。
他希望高順為了那一眾幷州子弟也要活下去,為那一眾兄弟討一條活路。
眼前這少年是他的女婿,幷州軍也是在這少年麾下,讓高順聽命於這少年,就像聽命於他呂布一樣。
高順看了看魏氏與呂琦,又反覆讀了這封信,確定這是呂布真實意圖,這才平復了一下情緒,對著丁辰拱手道:“末將高順,願意聽候差遣!”
既然連主公都讓他歸順,那還有什麼猶豫的?
更何況這少年既然是主公的女婿,又繼承了主公的軍隊,他於情於理都應該聽命。
丁辰大喜過望,笑著道:“高將軍不用客氣,咱們邊吃邊談。”
他知道有呂布的命令,高順必然能夠歸降,所以早就派人準備好了酒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