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時代的練兵也有實戰對抗,只不過為了防止誤傷,軍兵們都會換上木槍頭。
一百丹陽軍和一百幷州軍在校軍場上對峙,丁辰一揮手,雙方各自由頭目帶領向前衝了起來。
一開始還能保持隊形,但是兩方一接戰,陣型頓時混亂了,變成一對一的捉對廝殺。
由於兩邊人數相等,所以幾乎每個人都能找到對手。
這時候就要看哪方軍兵驍勇了,雖說木槍頭扎不死人,但是畢竟是軍兵之間的對抗,總得把對方揍的在地下爬不起來才算贏。
起初魏青已經跟手下兄弟交代過,不要使出全力,差不多就倒地認輸即可。
可是雙方一交上手,誰還能留的住氣力?
更何況幷州男兒血性十足,捱了揍還不還手,還要主動躺地下認輸,恐怕沒有幾個人能做到。
捱了揍,當然是立即揍還回去啊。
於是所有人都已經把魏青的話當成了耳邊風,開始全力以赴,有多大力使多大力。
可是隨即他們驚奇的發現,對面這一百人,並不像他們平常所見的中原軍兵那樣一碰就倒。
此前他們幷州軍與呂布手下的中原軍隊演練,兩個幷州軍與三個中原軍恰恰能打成平手。
所以這幫幷州軍眼高於頂,從來看不起中原軍。
可是眼前這支中原軍,卻不一樣,他們甭說主動認輸,就算拿出全部的實力,與之一對一抗衡都有些吃力。
魏青也發現了這異常,也就不再強求手下們主動認輸了,他也竭盡全力的揮舞手中木矛,向對方軍兵攻了過去。
作為一個百夫長,自然是這一百人之中武力最高的,打對方的小卒還是很輕鬆。
可是猛然間,對方的百夫長衝他殺了過來。
魏青毫不猶豫的迎了上去,木矛向對方刺殺。
陳到稍稍一側身,伸左胳膊將魏青的木矛夾在了腋下,魏青用力拖拽,那木矛卻紋絲未動。
魏青不由心中暗自讚歎,對方這百夫長好大的氣力。
緊接著就見對面的長矛摟頭衝他頭頂砸了過來,魏青連忙伸左臂抵擋,長矛的木杆抽在胳膊上火辣辣的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