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遼一聲令下,他身後的幷州鐵騎開始向曹軍衝鋒。
幷州位於大漢最北方,時常受到草原民族的攻擊,為了保衛家園,連女人下地幹活,都要帶著刀槍弓箭,民風彪悍無比。
所以幷州軍與西涼軍都算得上是天下聞名的勁旅,中原的軍隊,鮮有能抵擋的。
可是雙發一接戰,很快張遼就發現不對了。
在他想象中幷州軍摧枯拉朽,曹軍望風而逃的局面並沒有出現。
這支曹軍騎兵雖然只有五百多人,但是卻硬生生的頂住了八百幷州鐵騎的衝擊。
曹軍非但沒有潰散,反而有板有眼的見招拆招,你殺我一個,我殺你一個,戰損基本上一比一,絲毫不落下風。
張遼不知道的是,他所面對的也不是普通中原軍隊,而是出自同樣民風彪悍的丹陽軍,其兇悍程度絲毫不比並州軍差。
張遼不禁頭大了,方才陷陣營似乎碰到了硬茬子,所以他才率軍過來支援,可是沒想到竟然也碰上了這麼一支強悍的軍隊。
此時殘陽如血,紅霞滿天。
幷州軍與丹陽軍勢均力敵,捉對廝殺,轉眼之間便有數百人落馬,或被挑死,或被踩死。
遠處幷州軍的步兵也飛速趕了過來。
而亂軍之中,張遼與趙雲對戰雖然處於下風,但卻毫無畏懼。
他不求取勝,只求不敗,拖到步兵趕來即可。
曹軍雖然同樣勇猛,但是論人數,他的幷州軍依然佔優勢,只要步兵趕過來開始包抄,曹軍依然必敗無疑。
他與趙雲兩員當世一流戰將在亂軍之中殺的天昏地暗,兇險無比。
其實論勇猛,張遼並不比趙雲差多少。
而且張遼的戰績,無論未來的逍遙津之戰,以八百破十萬,還是白狼山之戰,斬殺烏桓單于蹋頓,都見諸於正史記載。
而趙雲之所以名氣比張遼大那麼多,演義吹噓的成分佔了很大比例。
從現在的局勢看,依然是張遼穩贏。
正在這個時候,突然從斜刺裡衝出來一個曹軍騎兵,抖槍向張遼腰間紮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