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跟曹操對視了一眼,兩人竟然產生了難得的默契,同時目瞪口呆的說不出話來。
劉協萬沒有想到會是這樣的結果,自己派去義陽縣的親信,竟然帶回了同樣的數字。
難道……這親信被策反了?
可是他轉念一想,這個宦官從洛陽開始就跟著自己。
後來一路流落到長安,又折返回洛陽,最後來到許都,這麼多年可謂九死一生。
如果連這都不信,還能相信誰?
他盯著那宦官看了半晌,滿臉疑惑的問道:“你說的可屬實?”
那宦官跪在地下,肯定的答道:“陛下,千真萬確啊,奴婢這是親眼所見,敢以項上人頭擔保。”
而旁邊的曹操吃驚也不小,沉聲命令道:“把棗祗叫過來。”
曹操在皇帝面前一言九鼎,不多時,屯田校尉棗祗在下面施禮。
棗祗乃是曹氏屯田策的首創者,同時也是最早的踐行者。
他當年隨曹操鎮壓黃巾軍餘部時,就對起義農民亦戰亦耕、兵農合一的做法產生了極大興趣。
後來曹軍擊敗了潁川的黃巾軍,奪得了一大批耕牛、農具和勞動力。
棗祗建議曹操利用這些農具,在許都一帶開墾土地,實行屯田,以解決糧食問題。
曹操採納了他的建議,並任命他為屯田校尉,全權負責屯田事宜。
果然當年就獲得了極大的收穫。
棗祗可謂曹操手下最懂農事的官員了。
見棗祗到來,曹操也不避諱皇帝,當頭便問道:“你覺得韓元嗣報來,義陽縣畝產五石六鬥,可信否?”
“絕無可能,”棗祗斷然道。
其實方才宦官報出這個畝產數的時候,下面屯田都尉們都已經炸鍋了。
大家心中均在想:你韓浩想拍丁郎君的馬屁也就罷了,但也不至於虛構出這麼離譜的數字踩我們。
臉都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