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的荀攸介面道:“袁術既然已經僭越稱帝,主公乃為朝廷平叛,應奏請天子發下詔書,命呂布為徐州牧,從徐州出兵,封孫策為將軍,從江東出兵。
如此再加上我朝廷王師,三路征伐淮南,攻破壽春,指日可待。”
賈詡又道:“若孫策呂布出兵攻打壽春,則袁術必會棄陳國回軍自守,則主公可趁勢將陳國收入版圖。”
賈詡是新隨張繡投降來的,但是曹操卻愛惜賈詡的才華,因此這等重要議事也請他來參加。
賈詡自出世以來就沒碰上什麼明主,先從董卓,又從李傕郭汜,那些都是大老粗,他的智謀沒處施展。
後來又從段煨、張繡,雖對他言聽計從,但地盤太小,卻沒有了施展的空間。
如今終於投到曹氏陣營,有了空間,又有明主,唯一可惜的就是人才太多了,根本顯不出他賈詡的才華。
此時丁辰卻對賈詡的判斷大感佩服,真正歷史上的陳國之戰也正如賈詡推斷的那樣。
曹操率大軍出征,兩軍還沒有接戰,袁術便因為後方被孫策呂布偷襲,留下部分人馬抵擋曹軍,自己率領軍隊回壽春守老巢去了。
不過丁辰預知後事屬於開掛,賈詡卻是硬核推斷。
聽聞手下謀士眾口一詞的堅持出兵,曹操也毫無猶豫,當即決定道:“好,我當立即點齊兵馬,親自率軍,擇日南下,為陳國主報仇,平定袁術之亂,奪回傳國玉璽。”
還有一點他沒說,畢竟殺張闓,為父報仇是屬於他的私事,雖然重要,卻不能用國家公器來做。
他繼續道:“我出征之時,子脩坐鎮後方,負責督運糧草,嗯,子文輔佐你兄長運糧。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你二人若有所閃失,我同樣以軍法處置,明白麼?”
在場一幫頂級人精聽了曹操的話,心裡暗自好笑,若軍糧有閃失,必先懲治糧草官,這還用再強調一遍麼?
主公既然這麼說,那就說明心裡已經開始護短了。
“諾!”
丁辰連忙和曹昂站起身來,正色應聲。
接下來就是商議一些出兵的細節,曹操的五大謀士再加上劉曄、董昭、毛玠等人的參謀,各項事宜幾乎滴水不漏。
這一點連丁辰這個掛逼都大為佩服。
說到底他開的掛也只是預知後事,可是真正的細節,如何行軍打仗,如何料敵先機,他在這幫頂級謀士面前卻只是個學生。
接下來便各自散去,開始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