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讓諸葛亮別說實話。
諸葛亮一直沒有正面回答。
眾人感覺,舌戰群儒的原因大概就是諸葛亮沒有聽取魯肅的。
所有人都盯著大螢幕,想看看諸葛亮是如何舌戰群儒的。
在魯肅的帶領下,諸葛亮來到文武帳。
張昭顧雍等共二十人,巍冠博帶、整衣端坐。
諸葛亮一一與眾人相見問候姓名。
所有禮節完畢之後,諸葛亮坐於客位。
張昭見諸葛亮丰神飄灑,氣宇軒昂,猜測諸葛亮此行是作為說客的。
張昭率先開口,介紹自己是江東微末之士,早就聽說諸葛亮高臥隆中,自比管仲樂毅,不知是否真實。
張昭準備先從諸葛亮的狂妄自大開始說起,打壓打壓諸葛亮的氣焰。
諸葛亮絲毫不懼,說這不過是他平生的小可之比罷了。
張昭暗裡藏刀,先抬高諸葛亮,再將他從高處摔下來。
緊接著張昭繼續說道,劉備三顧茅廬請你出山,稱得到臥龍後如魚得水,準備取荊州之地,如今荊襄卻一下歸屬了曹操,不知你們是何用意啊?
眾人一聽這個問題毒啊。
你不是自比管仲樂毅嗎,怎麼荊州一下就落入了曹操的手中,你這不是自相矛盾嗎?
畫面中的諸葛思考了片刻,認為張昭是孫權手下的第一個謀士,如果不能說服張昭的話,恐怕也不能說服孫權。
“我主劉豫州躬行仁義,不忍奪同宗基業,但劉琮孺子聽信妄言,暗自投降,這才導致荊州落入曹操之手,讓曹操更加猖狂,今天我們屯兵與江夏,乃是良圖,不是和你能說的。”
諸葛亮先稱讚劉備仁義,不忍心奪劉琮的產業,再把責任推到劉琮身上,要不是劉琮投降,他們取荊州易如反掌。
“我呸,還不忍奪同宗基業了,那奪我兒益州這事怎麼說。”
當劉焉聽到畫面中的諸葛亮說劉備仁義,不忍心奪同宗的基業。
立即破口大罵,要不是他知道了未來,他或許也會這麼認為。
但他已經知道未來了,在未來益州落入了你劉備的手中。
總不能我兒和劉表的兒子一樣投靠了曹操,你才奪取了我兒益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