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紹等人在長安這邊一無所謂只好虜獲長安的百姓敗興而歸,而另外一邊的曹操得知董卓再次劫駕逃走之後立即前往函谷關,勸降徐榮,這個可是擊敗過自己的牛人啊,曹操不想錯過,親自去勸降徐榮。
徐榮得知自己被拋棄之後,二話不說直接投降曹操,反正他在董卓那裡也不受待見,徐榮的降曹讓函谷關、潼關的控制權直接落入曹操的手中。
伐董結束後,郭嘉也對袁紹失望透頂,離開袁紹,逃回潁川。
而袁紹開始實施離間公孫瓚和劉備的計劃,派沮授前往薊城讓劉虞繼承大統稱帝。
但被劉虞拒絕。
沮授只好退其後先勸劉虞稱王,等時機成熟之後再勸劉虞稱帝。
劉虞按照沮授所說稱漢燕王。
而劉表和士燮的弟弟士1在合浦爆發衝突。
袁術趁機將南陽奪回。
幸好曹操、孫堅及時支援,給袁術施壓,這才讓袁術停止繼續入荊州的計劃。
而劉焉正在按部就班的蠶食涼州。
董卓的離去,讓他取涼州輕而易舉。
初平四年秋,第三次勢力評估來臨,獲得徐州的劉備斬獲了人口和土地增長的第一名。
而袁紹依靠著自己的毛衣大賣贏得了經濟增長的第一和軍事能力第一。
但劉焉卻依靠這次戰爭,搶佔了大量的土地、人口,在土地、人口以及軍事能力上取得了第二名,成為一個所有諸侯都不能忽略的存在。
而曹操也因為獲得長安上方的河套以及司隸的一部分,獲得領土增長的第三名。
同年公孫度在東征高句麗時依靠著技術與實力的碾壓取得了不小的成果,把高句麗軍隊打得叫苦連天。
袁術召集天下名醫成功將金瘡藥研製出來。
在這一年控制了大漢多年的王朝的董卓終於被趕出中原,中原出現了短暫的和平,各路諸侯都開始消化自己的力量。
但這種和平僅僅持續了一年多便被打破。
積分商城的出現,大漢的百姓都想安居樂意,不再想打仗了,這讓群雄徵兵極為困難。
但曹操除外,曹操優待士兵的政策不少青壯主動找曹操參伍。
目的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娃有書讀。
其他諸侯也都想效仿,但都擔心世家們的反撲,都在猶豫,到底要不要效仿。
但事情往往都是兩面性,這一現象更加激發了曹操和世家們的矛盾,一個曹操就夠他們受的了,現在還有其他人想效仿,這種事情他們怎麼可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