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腦海裡觀察分析這些人,外面的人們也紛紛看向他。
不過多數人很快收回目光。
他身穿灰色僧袍,而大雷音寺弟子是杏黃僧袍。
他不是大雷音寺弟子,人們便失去了興趣。
只有那英俊青年仍好奇的看他。
“公子。”一個魁梧如熊的青年錦衣護衛壓低聲音提醒。
英俊青年收回目光,露出笑容:“有意思。”
如熊的青年錦衣護衛輕聲道:“他只是人元境。”
“卻是氣度不俗。”
“是。”
如熊的青年護衛應道,心下卻不以為然。
沒有武功,氣度再好也是弱雞,輕輕一掌便成肉泥,不堪一擊。
英俊青年瞥一眼他,眼神透出一幅朽木不可雕的無奈,搖搖頭。
所謂養頤氣,氣度不俗說明其心境也不俗,止生定,定生靜,由靜生慧。
如此沉靜自如的氣度,那表明他的心很寧靜,智慧也當不俗。
他喜歡跟聰明人說話,可獲得啟迪與收穫,而不是這些只知道殺殺殺的武夫。
他也知道自己這看法有失偏頗。
因為自己資質太差,不能像大哥二哥那般練武,所以才會對武功如此反感,對武者也親近不起來。
“當……”
“當……”
“當……”
晨鐘悠悠傳蕩在天空,緩緩擴散開去,凝而不散,傳遍群山與樹林及山谷。
“吱——!”
寺門緩緩開啟,四個青年和尚跨出寺門,分別站在臺階兩側,合什行禮,迎接香客。
法空這才知道,大雷音寺竟然還接納香客的。
金剛寺可是閉寺的,不開門迎香客,沒有信眾。
而雷音峰如此之高,法空推測,應該類似於前世的喜馬拉雅山之巔了。
來這樣的地方拜香禮佛,是極為虔誠了。
眾香客依次而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