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白龍山。
七八個人前恭立一間茅草屋前。
有男有女,有年長的中年人,也有弱冠青年。
過了,不久後,茅草屋門開啟。
一個穿著素白色儒衣,衣襟玄黑,頭戴儒冠的白髮老者走了出來。
一出來,老者身上還有一股清香之氣!
顯然老者剛焚香沐浴完畢。
其他人跟老師這麼多年,第一次見老師穿著這麼隆重,在他們眼中老師一般都穿著麻衣粗布。
眼中不由閃爍著奇怪。
也不知道讓他們此時集合做什麼。
“先生許久未穿這件儒袍了!”
為首一個斯文中年人對著老者一拜,恭敬道。
對方是大弟子,最先跟著老師的,曾見過老師穿這件衣袍,知道對方是在很重要的場合才穿出來的。
這個場合,他要稱呼自己的老師為先生。
“嗯,上次穿這件衣袍還是我證得武藏,成為儒家山長,與同道見禮時,晃一晃都數十年了。”
老者點了點頭,不無感嘆。
“師父您不是不準備行君子禮了嗎,半路上傳信讓我們回來,畢竟雲山縣發生了這麼大的事。”
大弟子不由發問。
”今日我焚香沐浴,召集你們在此等候,一是我即將離開,出山遠行,去人世間走一走。“
”師父,你馬上就要走?“
”這麼急?要不要帶弟子幾個去服伺您老人家?“
弟子們有些捨不得。
”呵呵,這本是我計劃內的事情,我剛突破,需要去世間走一走穩固道心,我儒家一向入世,不能閉門造車。更何況我又不是老的不能動,還需要你們服伺?“
老者便是儒家君子宋知命。
“袁師妹還在雲山縣救治百姓,要不要傳她回來!”
有弟子就說。
“不可,你們師妹做的不錯,我等就應當濟世為懷,雲山縣遭此大難,我輩不能袖手旁觀,我走後,你們便去雲山縣,幫當地百姓重建雲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