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賴小兒,欺孤太甚!”
南昌寧王府,寧王朱宸濠在聽到金山寺被王守仁、李尋歡帶兵剿滅,非非和尚等一干首腦俱喪命在胡壚道人劍下的訊息後,一拳將身前堅厚結實的紫檀書案砸塌。
他身軀偉岸,面相英武,暴怒時如一頭隨時都有可能啖人的狂獅,令人膽戰心驚。
“王爺息怒。”
這間頗為寬敞的書房中坐了不少人,大多數都被寧王氣勢所攝而噤若寒蟬,只有距離寧王最近分左右而坐的兩個書生不受影響,此時發話的便是其中年歲較輕之人。
此人約在而立之年,面容英俊,雖對著發怒的寧王亦嘴角含笑,頗有幾分倜儻不羈的疏狂之態,赫然正是當年攜江南第一才子之名入京赴試,卻因捲入科場舞弊案而遭黜落的唐寅。
當初他回到江南之後,很是過了幾年放浪形骸的日子,許多詞作及平日言談都對自身遭遇大有怨懟。
寧王素聞唐寅才名,見他似對朝廷不滿,趁機多次以優禮重金聘請。
唐寅推拒幾次後,終於還卻不過寧王的盛情,到他府中做了一個幕僚。
他起身向寧王拱手道:“如今要緊的是籌謀應對之策。若晚生所料不錯,那小皇帝攻打金山寺只是前奏,很快便要對王爺下手!”
寧王沒好氣地道:“此事孤自然也知道。但小皇帝下手實在太準,一擊便中要害。如今沒有了非非大師居中聯絡排程,孤要將分佈江南各處山寨的人馬重新整合起來,沒有一年半載休想成功。但那小皇帝既然已經出手,斷然不會留這麼長時間給孤!”
唐寅上前一步,雖在密室亦將聲音壓低了一些道:“為今之計,只有行險一搏。此次小皇帝微服出巡江南,正是上天賜給王爺的良機!”
寧王面上神色一陣變幻,似是有些意動,隨即轉向與唐寅相對而坐、年歲較長的清癯書生道:“李先生,你以為如何?”
此人便是當年在“兵器譜”上排名榜首的“奪命書生”李自然,後來不知怎地投入寧王府做了當時還是寧王世子的朱宸濠塾師,二十餘年不曾現身於江湖之上直至如今。
他與朱宸濠有師生之誼,可說是朱宸濠最信任的人,說出的話也最有分量。
見朱宸濠詢問自己的意見,他並未立即回答,而是先向唐寅發問:“有一事唐解元是否考慮過,小皇帝雖說是微服出巡,卻並非當真輕裝簡從。據那邊傳來的訊息,小皇帝的心腹爪牙朱壽率領著錦衣衛‘四靈將’及數百精銳易容改裝暗中隨行,一路護送他到了無錫龍亭鎮的前太師華麟府上。如今王爺能夠調動的人馬有限,未必攻破小皇帝身邊的防衛。”
唐寅卻似早已胸有成竹,不徐不疾地答道:“李先生思慮果然周全,但晚生也已想到此事,因此已定下一條計策。”
寧王雙眼一亮,急忙追問道:“伯虎計將安出?”
唐寅悠然道:“據晚生所知,那小皇帝素喜漁色,而且自命風流,猶喜勾搭民間女子。咱們何不用一個‘美人計’,將他從身邊的重重防護之中誘出來?晚生卻不信,他去幽會佳人暢享歡愉之時,身邊還帶著幾百個護衛!”
“當真妙計,伯虎果有良平之才!”寧王鼓掌大笑,對唐寅讚不絕口。
但唐寅的面上卻隨即現出為難之色,躊躇片刻才又拱手道:“王爺容稟,晚生此計若要施行,還有一樁礙難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