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末尾,隆冬即將,禦寒已從長安府庫分發到了隴右軍中,承天門外守衛計程車卒跺了跺腳,搓手哈出一口白氣,宮道上,哐哐的馬車聲傳來,數十名士卒連忙拄好長兵,立的筆直。
餘光之中,馬車停下來,駕車的漢子飛快跳下來,將座下的矮凳當作下馬橋擺好,簾子掀開,耿青帶著九玉走出,一身青袍外罩裘衣,髮絲乾淨利落結成髮髻。
士兵躬身行禮,他點頭示意了一下,小聲詢問了李繼岌在何處,便徑直穿過嘉德、太極兩座宮門,越往裡,巡邏、值崗的隴右兵越發密集起來,看到走在前面的耿青,一一停下腳步躬身。
“見過少尹!”
“嗯,都忙去吧。”耿青朝他們點點頭,過了廣場,到太極殿前,墨色的步履踏著石階一步步上去,最上方,身披甲冑,拖一襲披風的趙周儀快步迎上來,拱手行禮,隨後示意大殿,低聲道:“少尹,楊復恭、劉季述兩人剛離開,從左延明門走的。留後現在一個人在裡面。”
所謂左延明門,便是太極殿的左殿,連帶側門,此時以右為尊,對方走左側殿,是將姿態放的很低,這些宦官對阿諛奉承把握的恰到好處,就連耿青想通裡面細節,心裡也有些佩服。
“他們都說了些什麼?”耿青看了眼前方的太極殿。
“留後沒讓我進去。”
耿青嗯了一聲,寬慰這位軍使兩句,對方能跟他說這些,或許有奉承巴結的意思,但更多的,還是對方能看清一些東西,從鳳翔招撫,到假意求和,對方都是跟著自己走,對楊復恭等人單獨見李繼岌顯然和他有相同的看法。
“少尹,你要勸勸留後,我們攻下長安,已經落到天下節度使眼裡了,若是再做出出格的事,就真將自己推到風口浪尖上,學那黃巢,使不得啊!”
“我來就是為這事。”
耿青應下這聲,讓他不用跟著過去,畢竟人多了反而引起一些誤會,就連九玉都留在殿外等著,左右守殿計程車卒連忙將厚重的殿門推開。
大殿之中,燈火通明,兩側四根龍柱下,燈柱延綿燃燒,光潔的地面一張紅毯從中間鋪砌,一直延伸到御階前,一道揹著殿門的身影負著雙手,站在龍案前,仰起臉正看著龍椅後方那繪有數條龍形的金黃屏雕。
“留後,若是喜歡,待離開時一起帶回隴右便是。”耿青過來,沒有對這金殿絲毫敬畏,一隻腳站在地面,另只腳踩在一節御階,“聽說楊復恭、劉季述來過?”
李繼岌做為將領,身材高大挺拔,面容俊偉,經歷李茂貞、長安城外的幾場大戰,褪去了隴右時的彷徨和稚嫩,聽到問來的話語,轉過身,目光看去前方已顯得威嚴成熟許多。
對於耿青,他還是尊敬的,畢竟從養子等於棄子,到的攻下長安逼走皇帝,這一切都是對方出謀劃策,往後還想有建樹,他都不能露出絲毫怠慢。
“先生說哪裡話,這金龍屏雕如何拿回去。”李繼岌笑了笑,垂回雙手從御階走下來,隨即也點了點頭:“楊樞密、劉中尉剛才確實來過。先生知道的到是快。”
“不能不快,這二人權欲極重,會毀了隴右上下。”耿青過去,站到一旁,隨意的靠著御階一邊的扶欄,“因為之前,他二人便找過我。”
說著,耿青偏頭看去同時也望來的李繼岌,一字一頓:“他們也攛掇我當皇帝。”
李繼岌皺起了眉頭。
遲疑片刻,他問了一句:“當真?”旋即,一拳呯的在另一邊扶欄,咬牙罵了出來:“兩個閹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