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不是太會說話,撿不出什麼好聽的詞彙,就說些安排好祭祖的一類的話。
“禮還是要的,這裡可是我家啊。”
耿青看著三太公,臉上笑容也未斷過,他抬起視線,看著重新刷過的門匾,那‘耿家村’三字,還有那熟悉的村坊,讓他有些感懷的嘆口氣的同時,伸手邀了村老,還有一眾鄉人走進村裡。
大春留在後面,神氣的抖著身上華貴衣服給圍過來的親戚看,有人伸手想要摸,都被他揮手開啟,畢竟這行頭,也就一件,平日都很少穿。
“這麼多年,村裡倒是蓋了不少房子。”
步入村口,一棟棟房舍看不到當年的破舊了,這些年裡,耿青也會寄不少錢財到耿家村,還有跟隨他的耿家人都有不少的俸祿,十年下來,在飛狐縣城裡都做個富家翁。
“那是拖你福,要是沒大柱啊,村裡還是從前那般模樣。”
三太公笑容更盛,這些變化他都是一天天看著變的,前不久他還和村裡人合計,一起出點錢,讓村裡的娃都能讀書,往後長大了就去長安,說不得還能大用。
老人想著,身後一眾村民抿著嘴唇隔著七八步,附和的連連點頭,有人興奮比劃手勢:“大柱,我家那孩子可還機靈?對了,可跟著一起回來,讓他出來讓我兩口子見見。”
“盡說胡話,肯定是沒跟著回來,大柱離開長安那邊,總得有自家人守著才成!”
也有聲音問道:“大柱,你身上這行頭哪個裁縫縫的,怪好看,改明兒我也想弄一件......”他話還沒說完,就被走在耿青旁邊的三太公回頭瞪了一眼,喝罵:“想穿回家找你婆娘給縫去,這身行頭,你能穿的嗎?幸好大柱是自家人,換做其他人,不把嘴給你撕爛。!”
呵呵。
耿青擺擺手,道了句:“不妨事。”笑著讓身後眾鄉親不用那麼緊張,“我是雍王如何,還不是你們這些長輩看著光屁股在田間打滾長大的。”
這番話,頓時將氣氛拉了回來,令不少人低頭輕笑出來。
“還是原來那個大柱......說話就是好聽。”
“那可不,誰比得上咱大柱。”
“別說了,快到祠堂了。”
穿過曬壩,祠堂就在村裡最高最中間的位置,背靠山體,兩側綠蔭成林,有種山中廟觀的感覺。
隨行計程車兵上去推開漆紅的大門,正中天井擺著一尊半人高的青銅大鼎,長廊環繞四周,延伸去的正中,便是祠堂的祖先堂。
禮儀有些繁瑣,但比之朝堂的祭祀,就簡單的多,走完過程,耿青將手裡嫋嫋升煙的青香插曲供桌,目光掃過耿家村故去的每一個人靈位,看到自己父親擺在倒數第四個,排在正中,明白村裡人的用意,心裡多少是感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