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68.皇帶魚 (1 / 2)

背鰭基底很長,前方的背鰭呈絲狀,如同頭冠;背鰭起源於相對較小的眼睛上方,貫穿魚的整個長度。它的顏色明顯,從粉紅色到基紅色。

前1012條鰭由大約400條背鰭射線組成,形成細長的尾峰,每條射線的尖端上都有紅色的斑點和面板瓣。

腹鰭變為一對長鰭條,就像長長的帽帶;而胸鰭則很小並且位於身體下部。沒有肛門鰭,尾鰭很小或者沒有,身體逐漸變細。無鱗的身體覆蓋著銀色到銀藍色的面板,身體上有斑點和波浪狀的斑紋。

死亡後,斑紋很快就會褪去。魚鰭呈粉紅色或紅色。

皇帶魚是一種海洋物種,生活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溫暖海域深處,水深1000米處,通常生活在200米的深處。

屬於肉食性魚類,它們性情兇猛,並且還有同類自相殘殺的行為。其食物包括各種中小型魚類、烏賊、磷蝦、螃蟹等。

皇帶魚分佈廣泛,除了極地海洋以外,世界各地均有分佈。

皇帶魚是世界上最長的硬骨魚。一般體長為300厘米。

最大體重達272.0千克,身體細長,呈帶狀。

嘴巴突出,沒有可見的牙齒。身體無鱗,面板覆蓋著銀鳥嘌呤。

該物種沒有游泳膀胱。背鰭基底很長,前方的背鰭呈絲狀,如同頭冠;背鰭起源於相對較小的眼睛上方,貫穿魚的整個長度。

它的顏色明顯,從粉紅色到基紅色。

前1012條鰭由大約400條背鰭射線組成,形成細長的尾峰,每條射線的尖端上都有紅色的斑點和面板瓣。

腹鰭變為一對長鰭條,就像長長的帽帶;而胸鰭則很小並且位於身體下部。沒有肛門鰭,尾鰭很小或者沒有,身體逐漸變細。

無鱗的身體覆蓋著銀色到銀藍色的面板,身體上有斑點和波浪狀的斑紋。死亡後,斑紋很快就會褪去。魚鰭呈粉紅色或紅色。

皇帶魚是一種海洋物種,生活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溫暖海域深處,水深1000米處,通常生活在200米的深處。偶爾會在風暴過後的海灘上或受傷或死亡時在海面附近被發現。

皇帶魚屬於肉食性魚類,它們性情兇猛,並且還有同類自相殘殺的行為。其食物包括各種中小型魚類、烏賊、磷蝦、螃蟹等。

儘管它巨大的身軀和醜陋的面孔顯得猙獰恐怖,但皇帶魚的遊動速度很慢,也不具備帶魚那樣殺傷力極強的滿口利齒,平時只是頭朝上尾朝下漂浮於海底,待獵物遊過嘴邊時一口吸入,其堅硬的上下顎足以咬碎甲殼類。

皇帶魚的嘴和帶魚不同,很小但有兩顆很鋒利的大牙,看到大魚到自己的攻擊範圍之內就把自己的身子縮起來,魚游到它的上面,它就像彈簧一樣很快的彈出去咬住魚。

皇帶魚透過擺動它的長背鰭來游泳,而它的身體保持筆直,這被稱為一種阿米型的遊動方式。

它也被觀察到以垂直方式遊動,這被認為是皇帶魚尋找獵物的一種方法。除了產卵活動外,該物種是單獨生活的。

由於皇帶魚生活在深水區,肉質差,呈膠狀,通常被認為不可食用,因此沒有商業價值。然而,被一些人認為是一種配子魚,它已經被圍網捕獲,並在一些地方新鮮銷售。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