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161.魚排 (2 / 2)

黃貂魚也就是赤魟是魟科魟屬生軟骨魚類,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近危物種。

赤魟分佈於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各海區。它是暖溫性底層魚類,棲息於近海泥沙質的海底,以底棲貝類和甲殼類等為食。其體盤亞圓形,體盤寬為體盤長的1.2倍,大者體盤長達1米,重2~3千克;體黃褐色或綠褐色,腹面白色,邊緣橙黃色;吻短,稍突出;眼頗小;口底具孔突5個,中間3個較大。

說完又帶著葉鎧來到了旁邊的另外一個小排子裡,指著那個小排子說。

在裡面就是黃雕魚和黑雕魚。

黃鯛魚,生活在清淨海域的一種魚類。黃鯛魚底色金黃,覆蓋著微紅的魚鱗,體型側偏且身體較厚,眼大,鄂骨寬。黃鯛魚以海藻類為食,肉質鮮美。

黑雕魚是鯛科黑鯛屬動物,分佈於西太平洋區,包括中國、日本、韓國、朝鮮、俄羅斯、越南沿海等地,喜棲息在沙泥底或多岩礁海區,雜食性,極貪食,主食軟體動物貝類、多毛類、小魚和蝦類、蟹類、端足類海星及海藻等。

其體高而側扁,體呈橢圓形,背緣隆起,腹緣圓鈍,頭中大,前端尖,口端位,上下頜約等長;體灰黑色而有銀色光澤,有若干不太明顯之暗褐色橫帶;除胸鰭為橘黃色外,其餘各鰭均為暗灰褐色。

這兩種魚應該是大家比較熟悉的兩種娛樂,很多釣魚發燒友都經常釣到這種魚。

說起來這兩種魚也很有趣,以前是黑鯛魚餅,黃雕魚要貴上一點,現在是黃貂魚,比黑釣魚要貴上幾倍。

說完之後,兩個人又走到了旁邊的一個小池子,那個池子是建起來的,李華就指著那個車子跟葉鎧說:“老大,我看這裡經常下雨,有雨水,有淡水之後我就建了個小池子,在裡面養了好多小龍蝦。”

小龍蝦,別稱克氏原螯蝦、紅螯蝦和淡水小龍蝦,是螯蝦科原螯蝦屬動物,甲殼堅硬、成體長約5.611.9厘米,暗紅色,螯狹長,幼蝦體為均勻灰色。

小龍蝦的攝食範圍包括水草、藻類、水生昆蟲、動物屍體等,食物匱缺時亦自相殘殺。它是淡水經濟蝦類,肉味鮮美,是中國重要的經濟養殖品種。

小龍蝦形似蝦而甲殼堅硬。成體長約5.6~11.9厘米,整體顏色包括紅色、紅棕色、粉紅色。背部是醬暗紅色,兩側是粉紅色,帶有橘黃色或白色的斑點。甲殼部分近黑色,腹部背面有一楔形條紋。幼蝦體為均勻的灰色,有時具黑色波紋。螯狹長。甲殼中部不被網眼狀空隙分隔,甲殼上明顯具顆粒。額劍具側棘或額劍端部具刻痕。爪子是暗紅色與黑色,有亮桔紅色或微紅色結節。幼蟲和雌性的爪子的背景顏色可以是黑褐色。頭頂尖長,經常有輕微刺或結節,結節通常具鋒利的脊椎。

體形較大呈圓筒狀,甲殼堅厚,頭胸甲稍側扁,前側緣除海螯蝦科外,不與口前板癒合,側緣也不與胸部腹甲和胸肢基部癒合。頸溝明顯。第1觸角較短小,雙鞭。第2觸角有較發達的鱗片。3對顎足都具外肢。步足全為單枝型,前3對螯狀,其中第1對特別強大、堅厚,故又稱螯蝦。末2對步足簡單、爪狀。鰓為絲狀鰓。

小龍蝦頭部有觸鬚3對,觸鬚近頭部粗大,尖端小而尖。在頭部外緣的一對觸鬚特別粗長,一般比體長長13;在一對長觸鬚中間為兩對短觸鬚,長度約為體長的一半。棲息和正常爬行時6條觸鬚均向前伸出,若受驚嚇或受攻擊時,兩條長觸鬚彎向尾部,以防尾部受攻擊。胸部有步足5對,第13對步足末端呈鉗狀,第45對步足末端呈爪狀。第2對步足特別發達而成為很大的螯,雄性的螯比雌性的更發達,並且雄性龍蝦的前外緣有一鮮紅的薄膜,十分顯眼。雌性則沒有此紅色薄膜,因而這成為雄雌區別的重要特徵。尾部有5片強大酌尾扇,母蝦在抱卵期和孵化期,尾扇均向內彎曲,爬行或受敵時,以保護受精卵或稚蝦免受損害。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