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師立是省城第三紡織廠廠長,一直對配額十分關心。
這次試點的原因在於配額僵化管理,以往出口配額按照行政分配,屬於無償劃撥。國企大企業配額多,小企業略少,然後按照各家出口業績分配。
比如甘笛收購的原絲綢廠,當初也能夠拿到一部分出口絲綢配額,國際絲綢市場波動太大,往往生產後價格腰斬,每一次市場巨幅波動,絲綢企業都要倒閉一大批,元氣大傷。
後來因為絲綢國際市場的萎縮,絲綢廠拿不到配額只能賤賣。
現在國家重視絲綢行業,準備在96年成立國家繭絲綢協調小組,逐步建立絲綢儲備制度。
“秦廠長有何高見?”
秦師立咧嘴笑道:“這次咱們攻守同盟,配額大概津門拿大頭,我想知道省城的配額是直接分配到各家紡織廠嗎?”
大框架領導們早就協調一致。
文廣澤理解他的潛臺詞,這次試點的原因,領導們看到紡織品出口無償劃撥帶來了負面影響,形成黑市配額交易市場。
許多無償劃撥的紡織廠的配額,根本不生產產品,直接在黑市交易,由其他企業完成,賺取利潤,甚至於抽成要比合同協議款項還要高。
一方面地方政府鼓勵出口退稅,一方面還有賺取外匯的原因,民營紡織企業不斷鑽營,就想拿到這份出口臨時配額證。
比如一大襪子成本1米元,賣到歐共體大約是2.1米元,這筆配額大約能賺11萬米元,在黑市交易被炒到2.5米元一打。
這樣也有企業願意買。
當然這是民營企業的演算法,國企生產則需要的成本支出更加臃腫。
黑市不斷炒熱配額,讓行政無償配額劃撥滋生各種權力尋租。
這次配額是外貿部門不干涉,直接和津門紡織洽談,然後有津門紡織廠總負責,按照級別和實力進行分配。
“不會直接分配,要看質量和效率,津門紡織會派出專家檢驗樣品,不能糊弄。”
文廣澤知道這是領導改革的希望,也是一次嘗試。結合以往東瀛的驗收制度,他想出提前把關,從源頭將配額倒賣消除。
“別啊,文團長。”秦師立嬉笑道,“第三紡織廠每次都分配到襪子和純棉床單,這次來點成品衣服,比如人造纖維褲子。”
“你想買配額?”
第三紡織廠早就買斷工人,現在人數應該比甘笛的極地公司人數要少許多,機器陳舊不堪使用,也就是領導視察時裝裝樣子。
襪子和床單已經是無償劃撥,現在想要成衣,肯定是想倒賣配額。
文廣澤直接點破。
“冤枉啊,我們也想進步啊。”秦師立訕笑著,又聊幾句沒營養的話,趕緊離開。
文廣澤油鹽不進,出口配額要從其他地方下手。
這塊肥肉必須要吃下去啊,省得花人情從外貿部門磨嘴皮,那邊的花銷算上成本也不低。
省城還有幾家民營企業等著嗷嗷待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