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至房產一掃創業以來的陰霾,透過商業中心輻射效應,金牌銷售的輔助,成功將虧損抹平,還有四棟樓的銷售將成為淨利潤。
自從失去神秘光環,商業中心的火爆成為垂涎欲滴的被人採摘的果實。
“省裡希望你把商業中心模式帶到省會。”夏宛嘆口氣,人怕成名豬怕壯。柴國光率先合作刊登媒體,將饕餮盛宴擺放在大眾視野。
董事長的虛弱是釣魚,還是妥協換資源?
省裡的有心人忍耐到現在,已經及其有涵養。
甘笛皺眉:“山河鎮距離省會要三百五十公里,這種模式本身不能複製,建設商業中心必須有完善配套,否則就是空殼。省裡有決心?”
“我都說了,他們認為困難可以克服。”
從賠錢角度,甘笛似乎應該行動。柴國光肥頭大耳的二版照片令他心煩,賠錢是一回事,認慫是另外一回事。
柴國光沒有施壓的情況,他可以直接拍板建設。現在只會讓人笑話心虛,這次合作都招致冷嘲熱諷。
夏宛拿出一張會議通知:“希望你參加燕京房產會議討論此事。”
又是合作模式。
“這是另外一撥人,萬同的潘十億記得嗎?他希望合作模式,他們出錢,咱們出力疏通關係,最後五五分成。”
“憑什麼?”
“他說可以幫你疏通上層關係。”
甘笛噴冷倩的節點很關鍵,米方的大棒不斷落下,總有精明人認為甘笛被拋棄,上頭正在和米方談判,一個雜音出現,讓談判陷入僵局。
沒有大局觀。
一篇報道從燕京流出,撰寫報道的是燕京的法學教授,頗具威望。
他認為甘笛屢屢說大話,其實為商業考量。捐贈有商業目的,沒有大局觀的商人。吸引眼球,為了搏出位,一切為了關注度。
這種人在國家大事上應該謹慎言行,他作為和國際公司合作的企業家,卻不顧大局觀,破壞談判,應該予以懲戒。
甘笛笑眯眯看到結尾,教授還算留面子,沒有指名道姓。
“所以大家都相信嘍。”
“誰讓你沒動作,至少把杜聯勸回來吧。”夏宛提醒,權威人士的批評對江河投資的傷害很大,國內畢竟是人情社會,會造成甘笛失勢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