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不做聲,田建硬著頭皮說:“上邊不發話,下邊做樣子。”
狄茂典嘆口氣,想不到田建有這種勇氣,真是小瞧天下英雄,以為唯唯諾諾是他的本分,曾經車間混亂的狀態自己要付一部分責任,跑貸款,要政策,很少下車間。聞天主抓生產,更是控制成本,應該對排放沒要求,字面意義的放任自流。
“那是廢棄的印染車間,織造車間沒有廢水。”董事長對紡織行業不瞭解,打哈哈過去對誰都好。
“退漿、煮煉、絲光、漂白、都會……毛彪,既然咱們開創品牌,普通印染就要自己操作。”
心照不宣的事情,非要董事長現場定奪,私營企業根本就是直接偷排。毛彪頭上好像頂著一個紅色箭頭,成本線蹭蹭蹭不斷往上升。
田建一改唯唯諾諾的態度,對環保很上心,而且工藝裝置是一起採購和除錯比較合理,分部購置肯定會會拖延生產,給董事長出難題。
新管理層憂心忡忡,一時間沒有勸阻條件,在保暖內衣設計中,確實有印染環節,總不能都是素色,選取幾種顏色,紅、黑、白,都要印染,區分年輕人和老年人適合的顏色進行推廣。
竟然有這種好事,甘笛消化一番紡織業的流程,原來是汙染大戶,那說明環保投入不低。
田建真人不露相,90年代環保是朝陽行業,直到0202年,依舊是朝陽行業,紡織因為成本、汙染等問題都轉移至越南和孟加拉等國。總之,一切圍繞成本說的算。
現在算來,抬高成本,降低居民購買慾望,最後被南方企業模仿拉低售價,走向破產。
“田主任,廢水處理需要多少錢?”
眾人一愣,董事長好像沒生氣,語氣輕鬆。
田建咬牙說:“193萬,考慮到生產規模,格柵、曝氣裝置等等,魯省有紡織廠拍賣的整套裝置。”
“買,廢水不能直接排放,公司必須高標準、高要求。”
甘笛壓住笑色握著田建的手,“田主任,我不懂工藝流程,生產還缺什麼,一次性購買,不要心疼錢。”
環保裝置的價格和紡織裝置投資差不多,有人出主意花錢感覺真不錯,其他人慾言又止憂慮心情,甘笛高看田建一眼,今年優秀員工就是你的。
田建賭對了,董事長和港資、臺資賺快錢相比,簡直一個天上、一個地下。覺悟、態度、做企業認真程度都是大企業家級別。
恰好一線員工除錯機器,織機開動後,車間內面對面說話全部被嗡嗡嗡織線淹沒,還有風機響動。
噪聲是車間內最大危害,一線員工部分帶著耳罩,一部分直接進入操作,習以為常。
甘笛心慌走出車間,感覺比夜店的響動都難受,“這不行,必須把分貝降低,這種車間工作環境太差。”
現場都是老紡織人,車間環境一直如此,艱苦奮鬥過來的,而且工資、獎金都傾斜車間員工,降噪措施有,車間頂棚和牆壁設計就是隔音和消音。
購買隔音材料和隔音裝置,如對打梭棒、三十六牙輪、梭子、皮帶結帶進行更換,尼龍梭子換成木梭子,尼龍三十六牙輪替換鑄鋼齒輪,複合丁腈阻尼皮替換原來的丁腈皮帶。辦法有的是,但裝置太貴,目前優勢就是人多,不划算。
“甘總,多買點耳罩和耳塞就行。”田建琢磨一下,就感覺到成本飆升,周圍人眼光要殺死他,本來是幫助董事長梳理工藝流程,減少磨合,結果變成自己採購環保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