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地杜聯紡織實驗室這一年除了研究氨綸纖維和棉纖維的配比和成本控制,對於公司感興趣的專案也進行長時間的跟蹤。
比如說甘總一直要求的企業文化,上班著裝問題。
因為收購腳踏車廠後,拆分為飛來腳踏車廠和一夢科技,作為紡織企業,西服的生產極地人將其包攬,不在外包。
從而開發出羊毛混紡質地黑色西裝。
“甘總,這次西裝裁剪簡約大方,手感舒適暖和,質地輕薄有光澤,都是按照您的要求製作,請您試穿。”
修身不緊身,強烈的垂墜感與線條感相當不錯,甘笛換好來回走動幾步,走起路來虎虎生風。
“你們想要推到市場上銷售?”
“甘總,這個成本很高,我們希望打入到西裝高階品牌,一改國內西裝品牌的羸弱。”
這種料子是極地實驗室的結晶,將穿戴起來更加幹練。
“最高賣到350元,和保暖內衣一樣,要做親民品牌。”
他記得著裝的成本是270元一套,他想對沖一下利潤,讓極地人虧一虧,至少別讓我太為難。
350元,算上各類費用基本上不賺錢。
“好的。”
狄總不發話,田建沒敢反駁,望著甘總離開,思考著極地公司何去何從。
會場略顯沉悶,因為甘總把高階化的思路打破,大家一時間很難接受,保暖內衣在市場上孤獨求敗,卻放棄上億利潤。
西服市場廉價化,本身對於品牌是一種傷害,新提拔的年輕人沒有杜元方的沉穩,等著董事長離開。
夏宛等著甘笛離開終於爆發道:“狄總,田主任,鄒科長,你們為什麼不爭取合規利益,作為極地董事代表之一,狄總,你應該希望老絲綢廠越來越紅火,賺錢越來越多。
極地已經完成股權激勵,你們一個個都高風亮節,不喜歡錢嗎?
極地人和冬季人左右互搏,肯定會衝擊高階品牌的銷量,你們為什麼不阻止董事長一意孤行?”
這也是吳陽想要說的話,這種級別業績能夠從自己手上完成,財務科讓他馬上圓寂都行。
經歷風雨滄桑的老廠長,想到牛鬼神蛇年代的招數,極地人在市場上孤獨求敗,去年是創造一種概念,受到大家追捧。
今年經過其他廠家普及,成本低的說法被老百姓接受,所以這次的退換貨風波,除了趙林和其他小品牌的推波助瀾,也有起鬨的老百姓參加。
其中一個原因,極地人為什麼賣這麼貴?
把所有成本羅列和追加的服務算上,成本也不過40元。
降價這個議題不斷跟甘總提起,卻總被擱置。
他能自己放棄超高利潤,作為企業家心態確實成熟了。拓寬品牌戰線對於極地人有好處,可以將使用者不斷擴寬、下沉,畢竟曾經有國企思維,希望大家都能穿上自己的品牌衣服才是最終目標。
紡織行業還是要不斷推陳出新,在不斷拼殺中成長,尤其是眼前的小子們,目光太短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