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內環商業專案待定,需要重新評估拍賣價。”孫紅彬得到訊息,站在風中凌亂。
不光是內環專案,其他濱海市掛牌專案全部不約而同提升起拍價,甘笛這一波將房價傳導到地價上。
短時間內1700萬資金進入濱海本地房地產市場,給鑽研土地財政的各位區長上演生動一課,供求關係迅速扭轉,房價波動,專家們建言,可以適當提升地價,尋求更多的財政支援。
甘笛在鐵路宿舍壘砌的臨建房,引發一場房地產震動,房地產商開始漲價、惜售,畢竟地主家也沒存糧。
誰能想到原本改造平房的民生任務,竟然讓甘笛硬生生砸出一波拆一代,所有房地產老總都感嘆這種豪邁玩法,雙至房地產初出茅廬就一飛沖天,報紙和電視轟炸報道。
濱海市平添不少10萬元戶,在大家憑藉緊巴巴的工資過活的時代,甘笛把鐵路宿舍的街坊們好感度刷到崇拜滿格。
電視臺外派記者汪冰冰隨機採訪路人:“請問你對鐵路宿舍拆遷怎麼看?”
“能怎麼看?我是87年從鐵路宿舍搬出來買樓房,結果還不如等等。如果現在拆遷最起碼一套兩居室,還能賺8萬多。”這是後悔到拍大腿黨。
“甘總NB沒的說,作為看著他長大,知道他一貫摳……大方,從小就團結朋友,做事有條理,我們都知道他是能辦大事。”
“您拿了多少拆遷款?”
“不多,也就40多萬。”這是陳家老二,“這是我們一大家子的啊,不是我個人的。”
冰冰帶著攝像轉悠到其他地方,“請問您對鐵路宿舍拆遷大方發放拆遷款有什麼想說的?”
“我想說的是,甘總請來棉紡宿舍看看,我們棉紡宿舍掃榻歡迎。這次我們一定頂住壓力,等著您來拆遷,放心吧。”
冰冰一腦袋問號眨眨眼睛,他回頭望去,沒注意到轉到棉紡宿舍跟前。
雙至房地產如同驚雷,壕無人性踏入房地產領域,甘笛所想隱藏的高階住宅無需宣傳,不斷從選擇留在雙至小區的拆一代嘴裡不停自發宣傳,原本萬惡的房地產產生第一代自來水。
這是甘笛的基本盤,和拿錢走人的短視之輩相比,差距不大,因為他們知道甘笛自住房必須是最好的,拿在手上的補償款就好像甘笛傳送的大紅包,操持各種婚喪嫁娶的費用綽綽有餘。
萬同商業大廈,萬同五君子等到潘十億從濱海迴歸,馮淪笑道:“潘子,鬼子就是你帶進村的?”
濱海市的漣漪波及到燕京,目前所有的掛盤暫停,全部是重新評估地產專案,預計都是漲價的呼聲。
因為分稅制,地方政府的財源十分有限,現在大頭只能盯著土地財政和賣企業,所以合資或者出售企業給國外巨頭,是當時政府的一份政績,有內在利益驅動,至少能換一大筆錢,投入到基礎建設當中。
潘十億笑著告罪:“我哪裡知道地頭蛇這麼厲害,幸好沒招惹他。”
“現在燕京東成區詢問咱們能否也按照這樣標準去建設改造棚戶區,你還說沒招惹他。”
當發錢現場情況開始不斷被媒體宣傳,雙至住宅小區概念圖就被所有人所知曉,大家倒吸一口冷氣,平房改造竟然有電梯和地下停車場,全部精裝修,還有一座四層樓的商業中心。
潘十億苦笑:“你說呢?”
“我們核算過,至少每平賠1200元,還是初步計算,不知道他這個商業中心是什麼規模和狀態。”
“要我說2000萬打一個全國談論的廣告,也不錯,這小子是炒作大師嘛,這也算是一種大型宣傳形式。”
“領導說了,他們希望萬同也這樣操作,東成區有平房哦。”
王工全嚇得趕緊搖頭,別說2000萬拆遷,1000萬虧空,六君子是共同承擔責任,所以即便是大家咬牙承擔,最後必然是分崩離析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