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宿舍老平房,承載著方媽辛勤把吳宇、甘笛和畢曉筠拉扯到大學,等他考試回來,方媽帶著老五依舊住在老房子裡。
夕陽西下,炊煙裊裊,煤氣罐、蜂窩煤,或者劈柴上陣,這一片棚戶區,老百姓做飯儘量能省就省。
“媽,怎麼沒搬過去?”
“老二不知道搬家,你把你姐撇下?”
甘笛一拍腦門,二姐吃住在燕京五道口技術學院,半年沒見,差點忘記家裡有這個人。
“這個你拿著。”方媽很慎重,在掉漆的木箱裡摸索,甘笛以為是小金庫,結果是張泛黃的信紙,上邊是方媽的筆跡。
“91年,郭冬雅病了去醫院,隔壁張嬸推三輪車送到醫院,墊付押金。”
張嬸賣炸丸子,當時爐子有餘火,差點給郭冬雅燙破皮,因為發燒,一個勁兒喊:“燙、燙、燙。”老媽更著急,以為是疼疼疼。
“88年,李叔接送畢曉筠風雨無阻。”
其實是李叔覺得老二挺配他兒子的,一直是成雙成對送,結果感情沒培養出來,畢曉筠覺得他兒子太傻。
信紙後邊是甘笛和郭冬雅探索之旅:“往井蓋裡放炮,結果把井子炸開。烤紅薯,結果燒燬樹木。李叔家的魚缸……”
“別想其他的,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吳宇靠不住,以後要是街坊有事,就你靠你幫忙了。”
老媽太看起我了,現在身家總共不超過5萬元,還是薅系統羊毛的情況下,極地公司沒破產,一切全無。72%的股份自己連分紅都很難操作。
不過報紙上的巨大聲望,他也沒辦法解釋,大家不能免俗,一致認定自己是富豪,自己上學躲過兩週,有些事很難推卸。
“老媽,您指哪打哪。”甘笛毫不猶豫答應,滿屋子的點心、罐頭、水果擺明是街坊們殷勤期望。
一開始大家都不看好方家老三的創業之路,不明不白的初始資金,老絲綢廠員工怪話,報紙上詆譭,尤其是從小看著長起來,皮實,調皮,吝嗇小氣。
19歲的企業家像話嗎?
忽如一夜春風來,前幾天被電視新聞和報紙轟炸,一切就成了,現在極地公司儼然唐僧肉,上下游企業都想分一杯羹,劉棟下手早,甘笛不堪其擾,其他商人一概不見。
李叔兒子李偉峰初中畢業,被二姐在初中拒絕後,人生失去希望,沒箇中專本子,整日打架混日子,現在國營工作難找,李叔左右碰壁,帶著人高馬大的李偉峰拜訪方媽。
“喲,甘笛也在啊,現在應該叫甘總吧。”李叔一拍兒子後腦袋,“快喊大哥。”
“李哥比我大,李叔別這樣。”
“爸,我就說小笛沒事吧,這一片我罩著。”啪,被李叔踹了一腳。
甘笛連忙讓座,李偉峰初中畢業,人高馬大有點小帥,被畢曉筠甩掉就失魂混日子,被老爹找路子跟著貨車押運,但長久不是個事。
和方媽聊了會,李叔:“甘總,偉峰老大不小的,想找份正經營生,你看極地廠還招人嗎?”
“我不去。”
“啪啪啪,你都20了,不能再混了。”
“他公司是女工紡織,我去幹啥。”
甘笛笑了,“李叔別打了,偉峰說得對,我的公司女工多,男的只有辦公室。不過現在拜託的人太多,公司已經不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