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天衣的運兵艦上,是他的四萬精銳,護航的戰艦去反擊那法術塔,他運兵艦的兩側一空,頓時引來數十座法術塔的攻擊。
法術塔的攻擊,對於正規的雷鳥艦來說,也是相當嚴厲的,運兵艦隻考慮速度和運載能力,要在相對安全的環境下運兵,現在使用,也是迫不得已。
原天衣這個時候根本就沒去想是不是蘇鏡要陷害他,那護航的戰艦反擊是下意識的,他們本身的精神都崩得很緊,應該不是蘇鏡授意。
數十道攻擊之中,大半是火焰攻擊,夾雜著速度更快的風刃,雷球。
幸虧雷球的威力不大,原天衣從容放出兩條蛟蛇,在運兵艦的視窗射出去,這兩條蛟蛇噴雲吐霧,將那數十道攻擊全部攔截下來。
原天衣感覺沒那麼吃力,這才想到,運兵艦本身的設計,就有提升道術威力的作用。而且這是區域範圍內的道術狀態,主要是為了節約飛行成本。那數十道攻擊,相當於三十多個金丹強者合力向自己覆蓋打擊,而自己要一力承擔不說,同時還得護住手下士兵。
原天衣擋過兩撥攻擊之後,運兵艦已經落地,來到蘇鏡前鋒開啟的陣地中間,然後士兵們飛速的跳出戰艦,結成陣法,向外推進。
蘇鏡的軍隊,依然在構築陣地,只不過是將臨時陣地加固到永久陣地的程度。
永久陣地,就必然要有佛門戰塔,這種東西改造之後,可以全面對抗領域的力量,戰塔中計程車兵也好,煉氣士也好。都能得到有效保護。
攻擊力可能會遜色於法術塔,防禦能力和範圍輔助能力,則遠遠高於法術塔。道門不是沒有類似的建築,只是建造速度太慢,不適合戰場臨時搭建。
五座佛門戰塔搭建起來之後,天空中的浮空戰艦。才把火力分散開來,不再集中保護這個陣地,而是加入到了全面進攻的序列之中。
蘇鏡這才指揮軍隊向內突進,唐河早就帶著他的精銳,清理附近的法術塔了。他放出神龍丹來,化為神龍,粗暴的將神龍的軀體卷在法術塔上,然後用力的扭動。神龍的抗性極高,法術塔上的反擊陣法對神龍來說意義不大。而神龍的力量,則完全碾壓法術塔的防禦。
純粹的靠力量進攻,效果比釋放道術好得多。神龍只要扭動五六次身體,法術塔上的陣法基本上就被鱗甲破壞得乾乾淨淨了。
唐河手下計程車兵,會向法術塔內釋放道術攻擊,三千無望道兵被他釋放出來,這些道兵的力量,也隨著唐河境界的提高而增加。
三千道兵之中。也有兩百裝備了劍囊。這是蘇鏡特別叮囑劍廿一製造出來的,劍廿一也不拒絕。畢竟煉製這種劍囊,為了配合無望道兵,他也能窺視到無望道兵的一點秘密。
神龍只有一條,可是摧毀法術塔的速度太快,法師們開始驚慌,要是讓唐河這樣下去。只要半日的時間,整個四號城市的法術塔,都會被他拔除乾淨。
法師們並不知道,神龍丹的威力雖然強大,可是拔除法術塔。消耗可是不小的。除非唐河進階金丹八重,或者金丹入體,否則不可能讓神龍丹維持那麼久的戰鬥時間。
全身封閉鎧甲計程車兵,向四周蔓延,極為有序。天空之中,有濃雲飄來,那是蘇鏡的孔雀戰艦叢集。
這些戰艦,並沒有發動打擊,而是準備對付神廟。其餘的雷鳥艦,才是戰鬥主力。運兵艦送了四萬人進入城市,十幾分鐘的時間才解除安裝完畢,又飛出城去,再次運兵。蘇鏡時間太短,只造了這麼一條,不過一次四萬人加上所有裝備,已經勉強夠用了。
十幾分鐘的時間投放四萬人進城,這四萬人在原天衣的帶領下,一個個的清理唐河留下的殘破法術塔。
原天衣除了放出兩條蛟蛇之外,再也沒有使用明顯的道術,而是手持一條比普通長槍還要長的大刀,差不多三丈多長的樣子,衝在了最前方。
一刀掃過,不拘什麼兵種,都是鮮血狂噴,肢體飛揚。
原天衣的殺傷力,遠在唐河之上,法師的護體法術,不拘是什麼元素系列的,都經不起他一刀之威。這把長刀,也是原家得意的精品,相當於雜品道器一樣的武器,具有鋒銳和堅固兩種屬性。
可見這長刀的質量達到了什麼程度,只有兩種基礎屬性,就能達到道器標準,原家在兵器上的煉製心得,蘇鏡也是羨慕得很。他就算能煉製出類似的武器,也要非常好的材料,而且不可能製造得這麼長。
遠遠望去,原天衣一身雪白的道衣,接近四丈的長刀刀鋒輕薄,有如羽毛一樣,甚至在刀刃附近的金屬,都是半透明的狀態。
在距離戰場兩裡多遠的地方,有數千士兵跳下城牆,又向那樹妖投石機衝了過去,這次樹妖投石機前方,密密麻麻的灌木從中,飛出鋪天蓋地的木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