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雲騎營中發生的事情,張懷道很快就知道了。這個時候,太史慈已經將趙雲任命為軍侯,這絕對屬於破格提拔。
“子義這是有自己的心思啊!”張懷道笑了笑,“他想將趙子龍留在飛雲騎。”
“看來主公對這個趙子龍另有打算。”戲志才說道,“屬下非常好奇,太史子義乃是當世猛將,趙子龍能打敗他,武力絕對是一流。主公沒有在幽州做過官,也沒有跟公孫瓚打過交道,如何知道趙子龍的了得?”
張懷道哈哈一笑,任憑戲志才如何聰明,也絕對想不通。
“我不但知道趙子龍的了得,也知道你的能耐,至於這原因,那就沒法說了。”張懷道笑道,“這世間第一流的人才,我知道不少,將來將他們收入麾下,你說還有誰能夠阻擋得了我?”
“那屬下就拭目以待了。”
相比於大漢其他地方,遼東非常的平靜,在張懷道的治理下,遼東百姓安居樂業,連續三年糧食豐收。同時,這裡也成為許多名士避禍戰亂的選擇,就在不久前,大儒鄭玄來遼東講經授課。
張懷道很早就跟著管寧學文,不過漢朝的經典跟他的觀念相差很大,張懷道都是選擇性的吸收。鄭玄來遼東,張懷道也跟他交流過,只是結果不太愉快。鄭玄當眾給了張懷道一句不學無術,然後就離開了。
“學文還是算了,我還是習武吧!”張懷道搖搖頭,開始在遼東搞起了大練兵。
這天張懷道外出打獵,點名讓趙雲護衛。趙雲在遼東呆了半個多月,慢慢認同了張懷道,也就不再想著離開。
“子龍,這兩年你可曾回常山看過?”路上張懷道和趙雲閒聊。
趙雲搖搖頭:“我遵從師命,在各地遊歷,未曾回常山。”
趙雲的父母在他上山之前就已去世了,家中也沒有其他的親人,同族兄弟倒有不少,但來往不多。
“你跟趙博應該是宗親吧?”張懷道問道。
“是的,我們是一個村子裡長大的,他比我年長,很早就去了縣裡。”趙雲回憶道,“當初我被師傅看中,傳授槍法,趙博大哥曾經也跟著一起學習,不過他只學習了幾個月就離開了。”
“這麼算的話,我們還有一些同門情誼。”張懷道把跟趙博學槍的經歷說了,趙雲更加吃驚。
“趙博大哥的槍法我知道,只是剛剛入門,沒想到主公竟是從他那裡習得的槍法!”趙雲不禁嘆道,“師傅曾說我學槍的資質極好,若是讓他遇到主公你,恐怕就看不上我了。”
張懷道笑道:“沒想到你趙子龍也會拍馬屁呀!”
趙雲正色搖頭:“我說的是事實。”
“對了,不知道教你槍法的是哪位高人?”張懷道想證實一下。
“我師傅人稱槍神,我只知道他姓童,名字就不清楚了。”趙雲微微搖頭,想起了學藝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