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河沒有名字,寬不過兩三米,如今已快要入夏,河水正在減少。張懷道用竹藤編了一個簡陋的漁網,他挽起衣服下了河,在邊上找了一個水坑,一直忙活到天黑,只捉了一些蝦米。
張懷道倒也不失望,如今是饑荒年月,這河裡的魚被撈過許多遍,能找到一些小蝦米就不錯了。
返回了家裡,張懷道燒開了水,他把這些小蝦米洗乾淨,熬了一鍋湯,這湯對張老漢來說是美味,卻讓張懷道難以下嚥。
“必須離開這裡,不然得困死。”張懷道下定了決心。
“爺爺,我爹孃他們去哪了?”吃過飯之後,張懷道問道。
張老漢皺著眉頭:“半年前他們被縣裡徵發,我也不知道他們去了哪裡,或許還在縣裡吧。”
張懷道眼睛一亮:“我們這縣叫什麼名字?”
“常山縣。”
常山?
張懷道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常山趙子龍。
“你知道縣裡距離我們這裡多遠嗎?大概在什麼方位?”
張老漢搖搖頭,他一輩子沒有出過小村落,當時他小的時候,村子人比現在多許多,最近十來年才荒廢下來。
“爺爺,我準備帶你去縣裡,不然呆在這裡,我們早晚會被餓死。”張懷道沉聲道。
他本以為張老漢會反對,沒想到張老漢卻滿不在乎。
“去哪裡都行,這世道不讓人活命,到哪裡不埋人?”張老漢彷彿看破了生死,“你爺爺我的命輕賤,你年歲還小,要好好活著,將來如果能找到你爹孃,那就更好了。也不知道他們是死是活……”
聽著張老漢的話,張懷道心裡發堵,他生在盛世,只是在書本里看過災年裡的描述。
只有自己親身體會,才知道那種沉重的苦難。
“我一定會帶著你活下去的。”張懷道心說,他內心深處還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帶著更多的人活下去。
清晨天還未亮,張懷道便拉著獨輪車,帶著張老漢離開了村落。他這身體雖然單薄,但卻有著一把子力氣,而張老漢瘦骨嶙峋,沒有多少重量。
山中的路坎坷崎嶇,張懷道他們走的很慢,整整一個上午,張懷道估計也就走出了十幾裡。
張懷道畢竟有成人的靈魂,他並不是亂走,而是在找路。這裡人煙稀少,那些經常被人走的路便十分顯眼,路上的草要比其他地方稀疏很多。
儘管不知道這些路通向何方,張懷道別無選擇。
張懷道的運氣不錯,等到中午肚子餓之前,他聽到有人聲,而且數量還不少。
一大隊人馬路過,張懷道猶豫了一下,還是往前走。
那些人很快就發現了他,十幾個頭裹黃巾,手中拿著竹竿的人走了過來。這些人同樣瘦削,但身上卻有一股煞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