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知道拓印的過程非常繁瑣,所以高也用蠟灰烤灼出指紋後,沒有立即讓竇亥安排人行動,
如果令史能測出葉片含毒還好,測不出,便是白費功夫。
而現在,他既沒有逐一解釋的心情,也實在不便過早講明,於是只道:
“麻煩將軍先拓印下來,稍後我自會給您一個交代!”
杯子上留存有好幾道指紋的事,高也早已經知曉,但那些痕跡具體屬於誰,眼下卻不能判定完全。
照理來說,端茶喝過的公主本人必不會少;送茶上來的婢女,亦當留存;
如果除了她們二者,還有別人的紋印痕跡,便能證明,婢女阿環離開去備茶水點心之後,想要害死公主的人之一還在房內……
因為阿環先前提過,公主說備的茶只剩了半杯,不夠喝才要重新沏一壺,所以在公主說出那句話的時候,碰過杯子的人,應該只有她與奉茶的婢女;
故而,將那半杯茶倒進炭火盆子的,應該就是真兇之一,或者被真兇驅使的某人!
但問題是公主並非死於木炭燃燒不完全產生的毒氣,說明真正殺死的公主的,另有其人。
而婢女阿環只離開過一炷香的時間,其餘的婢女又說沒有看到過別的人再出入,如果她們所言屬實,那潑茶的人和真兇想要避人耳目安然退走,就只能選擇那扇沒有人值守的窗戶!
可在那麼短的時間內都從窗戶出入,那二者曾有過照面的機率就會大大增加!
至於窗外的腳印,只有一行——竇亥曾說那是李安留下的印子——這點,只要他們逃走的時候小心一些,讓自己的腳印同李安的重合,就不會引人懷疑。
所以,只要找出那名潑茶的,也就能離真相更近一步……
可如果,杯上除了公主和某位婢女的指紋,沒有第三者的痕跡,除了說明,那名婢女或許就是行兇人之一,還能說明另一種可能——潑茶澆炭生毒的,其實是公主自己!
若是後者,那公主那樣行事的理由,就真的有夠讓人匪夷所思……
是她過於無知,不知道那樣做會產生毒氣,還是她為了掩蓋些什麼?
比如某些極為機密的文書,或者她意外得知了什麼訊息備受打擊,所以想要一死了之?所以才要支開宮婢小娥和婢女阿環她們?為的就是不讓人看到然後阻止自己?
想不出所以然,似乎每一種可能都說得過去,高也腦中復又陷入一片混亂。
無可奈何之下,他只能先請竇亥趕緊安排拓印所有今日出入過這間房的人的指掌紋路。
只有先弄明白杯壁上的情況,才能往後繼續推想查探!
與此同時,鄄城某一南北縱向主街道旁的某間客棧內,一老一少兩名男子,前後於各自客房內的軟塌之上喪命,且死狀相同,皆乃遭人一劍封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