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明罵道:“媽的,這些上訪專業戶,是想讓政府買單去旅遊啊。”
葛飛說:“政府最煩這種人,可是每個人工作都會有失誤的,沒有法子的。”
張鵬問:“難道就沒有法子治這些人了?”
葛飛道:“新來的省委書記工作作風有點不一樣。他處理上訪的事與眾不同的。”
張鵬問:“怎麼個與眾不同?”
葛飛說:“他和省人大、省政協領導一起,率領省直15個部門的負責人和下級市領導,到那個小縣下訪你們聽說過省委書記下訪過沒有,昂?”
三個人連聲說:沒有,沒有。
葛飛繼續道:“唉呀,他下去一接訪啊,那個小縣可熱鬧了。中學操場上擠滿了人,過年過節一樣。那一次,聽說接待400多批群眾來訪,接了400多件信訪。離開小縣時,叮囑縣委領導對交辦的信訪件要‘事事有迴音,件件有結果’。小縣的縣委一鼓作氣、一抓到底,接連召開4次書記辦公會和3次常委會,研究部署交辦信訪件的調處工作。”
“…他們認真梳理,逐件交辦,集中調處,加強督查,對每一信訪件都實行分級包案制。該是縣領導動手抓的,就一竿子插到底,決不搞批轉。有些陳年積存的‘硬骨頭’,僅一個問題就往往被拆分為十幾個甚至幾十個細節,分解到數個部門各個擊破;有的信訪問題本縣辦不了,縣有關部門跨縣、跨省去協商解決。很快解決了大部分陳年老賬的信訪。有個上訪6年的老上訪專業戶戶說,從省領導到縣和街道幹部,已有幾十個人找我談過話,前後算起來有30多次了,真的不好意思再去上訪了。”
孫若雨說:“這個省委書記是個好領導,但是可能會得罪很多人。現在這個形勢啊,不知道他在官場混不混得下去?”
葛飛道:“聽說這個新來的省委書記深得民心,威信很高,雖然儒雅,但是一般人都怕他。———我呢,現在也常常搞下訪,主動去解決下面的問題,這是工作作風的切實轉變。”
趙德明連聲誇道:“葛主任是我們的好領導,是我趙德明永遠學習的表率啊!”
張鵬道:“葛主任,好領導,好領導!”
葛飛樂觀地說道:
“我估計這一次省政府會有人下來處理五指峰的事情。這對我們來說,說不定是一件好事。如果五指峰村的土地折價入股,我們的股份少了,其他參與各方也相應減少了,只要我們佔著大頭,拿到控股權這個控股權理應是我們的。”
趙德明一天到晚算著自己能拿到多少股份,腦子一下子繞不過彎來,一腔惡氣地咒著陳伯林和村民。葛飛安慰他道:
“眼光放遠一些,皇家宮苑一旦建立,我預計公司的盈利是相當厲害的!”
一聽葛飛振奮人心的話,最激動的是孫若雨,對她來說,就是自己的股份少去一半,她私下已經算過幾十遍了,也有幾千萬。更何況,每年還有盈利!
這已經是錢有點不知道怎麼花的節奏了。所以她最大的心願,就是皇家宮苑專案快一點啟動,快一點竣工,一切都順順利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