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聳入雲的聖光大教堂塔尖在晨曦的映照下散發出七彩的光芒,宛如一副精美的油畫。
大教堂西翼的一間會議室中,樞機團的成員們正陸續走了進來。
在光輝教會的權力架構中,教皇的地位最高,權力最大,但同時也要受到樞機團的制約。
教皇的任免都需要經過樞機團的表決,另外,對於教皇釋出的一些重要諭令,也必須經過樞機團的表決才能得以生效。
不過,樞機團只有表決權,而沒有行政權。
而且,一般情況下,樞機團都不會去挑戰教皇的權威,除非對方真的幹了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
如今教皇格里高瑞的所作所為,雖然還不至於真的到了天怒人怨的地步,但確實已經讓教會的威望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再加上不少樞機團的成員都將之前東境教區的動盪歸咎於格里高瑞的不作為,最終的結果就是教會內部暗流湧動,讓格里高瑞下臺的聲音變得越來越大。
會議大廳的一百二十個席位已經被填滿了大半,大廳正中央的高臺上,那三張屬於樞機主教的位置,卻只坐了一個人。
門薩依樞機主教目光空洞地看向大廳門口,思緒已經不知道飄到了哪裡。
自從跟北境交涉歸來,聖山之上的氣氛陡然就變得緊張起來。
顯然這都是因為北境所提出的兩個和解條件。
教皇格里高瑞退位,北境教區獨立。
這兩個條件都可謂極其過分,但教會高層也明白,要想安撫北境,不可能兩個條件都拒絕,至少也要答應其中一個,不然這個談判根本沒法繼續。
至於答應哪一個……
教皇格里高瑞不用說,肯定不會答應第一個。
但樞機團的一眾成員,卻更不希望失去北境教區。
於是,要求格里高瑞退位的聲音,漸漸地就從水底的暗流,變成了明面上的風浪。
為此,昨天夜裡,格里高瑞還特地找到門薩依,要求他壓下樞機團中正在逐漸冒頭的危險風潮。
門薩依本並不想幫忙,他其實還巴不得格里高瑞退位呢,作為教皇的繼承人,一旦格里高瑞退位,那他就有機會坐上聖山之巔。
但唯一讓門薩依有些猶豫的是,就算格里高瑞被迫退位,繼任的人也未必是他。
因為自從東境教區被血騎軍掃蕩了一遍後,門薩依在教會的威望已經大不如前,如果現在格里高瑞退位,那繼任者大機率會是諾普頓樞機主教。
既然怎麼都輪不到自己,門薩依的心態就沒那麼急切了,甚至還有種隔岸觀火的閒暇興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