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東比誰都清楚,葉親王最大的依仗就是錢和人脈,這個很多人或許都說大清都亡了,還愛新覺羅呢,大清國肯定亡了,而且晚清政府還閉關鎖國,讓我們有了喪權辱國,割地賠款的黑暗時期。
說回愛新覺羅,雖然大清亡了,但愛新覺羅有一群人依然過得不錯,其實不必把愛新覺羅看的太重,這只不過是一個姓罷了,
四九城的人,老人們都知道,愛新覺羅這個姓氏的後人們,還是會聚在一起,就像一個大家族一樣,比如隴西李氏、琅琊王氏、陳郡謝氏、范陽盧氏、滎陽鄭氏、太原王氏、弘農楊氏、潁川陳氏、聞喜裴氏、吳越錢氏等。
這些大的宗族很多人以為就是姓名啥的,但在兩廣,在江浙等地帶,所謂的宗堂也有祠堂一說,供奉著自己家的先祖。
有的祠堂裡供奉著幾百位先祖,也有的後加入的後人,這些後人其實和人家八竿子打不著邊,為何要進入這個家族呢?只不過同姓,然後硬要拉關係說是誰誰誰的後人,比如孔子後人,李世民後人等等。
其實就是要一塊敲門磚,這塊磚能把你帶進一個更大的圈子裡,而取得這塊磚的方法其實比混進其他的圈子相對容易,就四個字“認祖歸宗”,但你可別小瞧這四個字。
打個比方,一些三四線小城市的,想要認祖歸宗,比如你在南方,但你的族譜在北方那邊,其實你也沒啥聯絡和關係,但北方的族譜裡有名人,有很多子弟,你想認祖歸宗需要什麼條件嗎?
需要的,這個真的需要,一般起步都是身價在五百萬,五百萬是指你的現金流,你能搞到五百萬現金流,你的自身身價雜七雜八包括固定資產加一起要千萬這個級別。
這就是敲門磚的認證金了,進入這些大的宗族後,還有宗族理事會,一般都是一些德高望重和富甲一方的人擔任理事會的重要成員,稽核一些想要認祖歸宗的人員。
到了這裡,你以為就認祖歸宗這麼簡單?這些宗族聚會時不時舉行一次,認個臉熟,然後互相幫襯,有什麼好專案,大家一起投一投,遇到困難相互幫襯下,這才是關鍵,說白了就是攀關係。
大部分宗室好多都是當年的海外華僑回來創辦的,他們打著認祖歸宗的旗號,其實就是想回國後快速積攢人脈,然後認親戚,把大家捆綁在一條船上。
這就是快速積累資源的一種手法,現在老美唐人街那邊緊挨著洪門的就是潁川陳氏的潁川堂,而洪門也確實現在還存在,但沒一些裡說的那麼玄乎,不可否認洪門算是一個非常厲害的團體,現在基本都是商人了,主營進出口貿易和風險投資理財這類的。
其實商會也是異曲同工,基本都是快速積累人脈和資源,只不過商會比宗族更細分,只要一個區域的,也就是老鄉會,鄉里鄉親的,這個鄉里鄉親可是一個省,所以商會的人脈和資源更多。
書歸正題,葉親王,愛新覺羅,這批人,其實就是宗族的套路,都在家翻族譜,然後論資排輩,如果祖上有親王的,很多人就會稱呼這人為親王,包括格格和貝勒爺啥的。
這批人在九十年代初發家的最多,為啥能快速發家?變賣家當,尤其古董盛行那個年月,很多愛新覺羅子弟把自己家老祖宗留下來的鍋碗瓢盆都拿出去賣了,還有的賣書籍和字畫,這些都是當年藏起來的玩意。
其實這些古董字畫啥的,就像我們普通人爺爺奶奶輩留下來的物件一樣,桌椅板凳啥的,甚至還有床,當時有很多人出家上百萬收購黃花梨床之類的。
愛新覺羅當代的要以四九城第一女富豪慈禧的後人為首了,唐長老最後西天取經回來和這位女首富在一起了,主要因為唐長老身子骨弱,吃硬點的食物容易傷胃······
葉親王當年就是賣了家裡的幾幅字畫,一幅畫賣了好百萬,三幅畫共計小一千萬,因為裡面有一幅畫賣了七百多萬。
想一下,一千萬的資金,在九十年代,什麼概念?一千萬在九十年代多嗎?其實也不算多,因為那個時候有幾千萬身價的不少,真不少,很多穿越之類說九十年代有個幾百萬就可以橫著走了。
那幾本是在三線城市鄉鎮橫著走,市裡都不一定,更別提北上廣深那時候了,那時候還有一批人大家要清楚,華僑,那個時候回來的最多,帶著一大筆美刀回來投資的,還有從港島過來的那批人,包括一些外籍友人來投資的。
我給大家說一下,估計大家就懂了,八十年代國外已經有很多身價百億美刀的富豪了,八十年代很多港島電影裡,已經出現一場豪賭都上千萬美刀和過億了,所以九十年代的華夏,很多人確實沒啥錢,但外資華僑是真的有錢的不少,身家過億的比比皆是。
葉親王等一些愛新覺羅後代的老物件大多是被那批老華僑買走的,知道當年收的一副七百萬的字畫,現在可能價值上億嗎?因為那年頭大家不懂得這玩意可以升值多少,可以有啥用,但當時國外已經早就流行炒作一些名畫和各類古董了,比如梵高的畫,拿破崙的勳章等等。
這批老華僑出價高,要的是一些人把真正的好東西拿出來,當然不是所有字畫都這麼高價格,還有的就是很便宜被收走了,他們要收的是一些古籍裡記載的名人字畫和古物。
外行那批人最早會跑十三朝古都收一些物件或者從一些非法渠道淘一些老物件,但這批老華僑賊精啊,他們知道真正好的東西當年都被大清那批八旗子弟搜刮乾淨了,後來又被洋人搶走了一大批金銀珠寶。
但洋人當時不懂字畫,不懂一些珍貴的老物件,要麼找金銀珠寶搶要麼找一些看起來不錯的大件工藝品搶,真正值錢的他們不懂。
而這批老華僑懂啊,他們懂張大千的字畫值錢,懂鄭板橋,懂王羲之,懂江南四大才子等等,他們專門收這類的,沒過十年,咱們國內經濟快速崛起,有錢人多了,字畫轉手一買翻了十來倍都不稀奇,還有的翻了上百倍,但一般名家字畫他們都不輕易賣的。
前面提過,為什麼有人會花那麼多錢買名家字畫,說白了第一種是為了左口袋到右口袋,第二種是送給喜歡它們的人。
第一批賣字畫的愛新覺羅這批人,也就是把自己的家底子全賣了,然後用了這筆錢去投資,九十年代一千多萬在混子圈那絕對是大哥大級別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