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川幫著沈秦解圍後卻是隻稍微練了會兒又縮回了私人空間,他這會兒太忙了,球場那邊一堆東西要他處理。
新球隊的主場本身就是一件很麻煩的事情。
停車場和路邊停車的收費是多少?大市場與小市場之間能差到三四十刀。
地鐵倒是便利的,但周圍規整該怎麼協調?
場外的商店要怎麼標?公開還是私留?
啤酒商呢?當地產品還是讓太陽乾脆的去把自家品牌放進來?
周邊的大型bar是否交給當地?
票價的定位該遵循大市場還是小市場?蒙特羅是人口夠多,但棒球基礎並沒有可以參考性。偏偏價位定下後再去更改將會面臨極大的抗議。
底線應該標在哪裡比較合適?
平時可以對外開放的遊覽票價倒是比較簡單。
無非就是區分成年人、老年和軍人、15歲以下以及免費的3歲下人群。互相之間差數控制在23刀左右算是聯盟球場中比較合理的。
當然,包團人數也得有個基準。
根據賽季的賽程時間來區隔遊覽時間也不會出太大的問題。
休賽期的話可以在早膳11點與中午12點半左右進行,行為一趟1個半小時已經足夠。
賽季期間的話稍微提早些,因為會有日場的比賽。不過一天可以排多些的場次,說不定還會順帶帶起遊客看球的興致。
早間9點、11點,下午12點半2點左右。這樣就算是日長比賽也不會耽誤球員的進場,當然,客場比賽的話主場也就空著可以做更多細緻的調配,這點還是讓太陽來。
&nily photo day就不對外出票了。屆時就算是給季票持有者的福利。當然,第一年肯定是要四處兜售的。
周邊大學的長期散票,公司的集團包廂與三票之類的也得考慮進去。
現在策劃提供的方案都還算詳細,西川要做的就是從中挑挑揀揀。
只是球場這塊他還是希望自己能夠親力親為,畢竟這不是做幾年就會丟掉的生意。
每年聯盟收益池的分紅也很是可觀。
他希望能有一個夠漂亮夠獨特的球場,也不知道租用的話對方會讓多少步,倒是有一個半成品的,如果能進行修改的話就太棒了。
不過夠新的球隊都會有一個巨大的問題——底蘊。
沒有底蘊的話遊覽也夠讓人沒興致的。
沒有自己的名人堂,自然也是沒有銅像。例如紅雀那種安打地磚更是不可能出現了。
所以他們迫切的要在今年休賽期簽下一個足夠水準的準名人堂(自家球隊的名人堂)球員,得有一定的商業價值,控制年限可長可短,這個可以在合同中標註可跳脫。
具體還是得在冬季會議上協商,大聯盟和各個球團當然得就這個來往交鋒。
但有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隱藏市場在,很多事情談起來都會順利很多。
畢竟廣南那塊自己也可以劃分出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