奎恩笑著拿出新的單子來填:“中外野皮拉爾換到右外野,秦你補上中外野,原右外野的達爾填補板凳,二壘手還是給傷愈歸隊的坎貝爾。13人名單就這麼定了。”
吉特閉了嘴,沈秦卻尷尬了,教練在逗他玩,偏偏還不能懟回去,好在還真是補充了內野,雖然受傷的是自己~想到這瞥了眼寇馳:受傷?急需自己?又玩的什麼吶!
“來!棒次試著排一下。”
沈秦瞪著奎恩:玩一下就夠了啊!還來啊~
當然還來,奎恩看著沈秦一副等著的模樣,不容拒絕!
咳咳!沈秦乾咳兩聲:“我的想法不太主流的~在這次明星賽後~”
“沒事兒,你說。”
沈秦想了想說:“太傳統了,我不認為傳統的就是正確的。像我們揭幕賽的時候,一棒是寇馳,他上壘率不錯,但教練也許更看中他的盜壘能力?”
對寇馳盜壘這一點沈秦是看一次怕一次,實在是怕他啊傷到哪兒影響到以後投球~一個優秀投手擅長盜壘?這是什麼鬼啊!
奎恩沒反駁,只示意沈秦繼續說
沈秦瞪了寇馳一眼繼續說:“第二棒加瑞的棒子很黏,第三、四棒是我和馬塞爾……我們先說這4棒。”
“在排棒次的傳統上,第一棒總是要快、能盜壘。第二棒要接觸能力強,最好能觸擊,總之棒子越粘越好,找一切機會幫第一棒上壘者推進。第三棒則是在打擊上比較全能,既能上壘又能長打,雖然這麼說很不好意思,但是我覺得三四棒通常是球隊裡最好的打者。兩者其實沒什麼區別。”
奎恩也有些疑惑:“怎麼?不對嗎?”
沈秦比劃著說:“理論上看沒問題,第一棒上壘、第二棒把第一棒送進得點圈、第三棒、第四棒把第一棒送回來。”
“可是我覺得這套邏輯有些可笑?如果第一棒沒上壘呢?就算是最好的打者打不出安打的機率也大的可怕啊。而且第二棒推進……好吧一定要說日本最擅長的觸擊,難道要我們在這個位置山擺一個除了推進之外一無是處的打者嗎?用我們中國的成語來說,這是一個承上啟下的位置,放這麼個打者簡直浪費了。”
“再說第三棒,如果前面沒人上壘怎麼辦呢?要我說第三棒如果能打出全壘打還算有些用,不然其實把強棒放在這個位置上有些雞肋。”
這下連寇馳這個無條件相信沈秦的都覺得奇怪了:“為什麼呢?第三棒其實處於先段棒次和中間棒次之間,是最最重要的位置啊!”
沈秦笑著說:“因為棒球永遠有第一局啊!第一局是一個打者適應投手球路的過程,這階段投手佔優,所以理論上三棒會碰到所有棒次裡最多的‘2出局以及壘上無人的情況’。而這個時候其實是打擊最沒用、最難得分的時候。”
“所以我才會說除非全壘打這樣的話。還有這種情況你該讓他推進誰呢?”
“呃~還有,我覺得第二棒和第四棒非常的重要,足夠出色的話能夠保障當前局數的延長。而第三棒我覺得上壘率高,打擊不錯就行了……”